金秋时节好“丰”景。眼下,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93.33公顷“航椒4号”辣椒已进入采收季,种植户抢抓晴好天气进行辣椒采摘、晾晒工作,田间地头呈现出一派繁忙的秋收景象。
9月16日,在群科镇木哈村达尕滩的“航椒4号”种植田中,一串串火红的辣椒挂满枝头,种植户马克正忙着抢收辣椒,田间地头雇用的采摘工人穿梭其中进行采收作业。“今年,我种植了300多亩‘航椒4号’辣椒,每亩产量在2000公斤左右,产值有4000元至5000元。”马克说。
随着“航椒4号”辣椒的陆续成熟,种植户选择晴好天气,将辣椒铺在村内闲置场地进行晾晒。在田间地头、房前屋后,农户们忙着搬运、摊平、晾晒辣椒,火红的辣椒和农户的笑脸交相辉映,透露出丰收的喜悦。
据了解,“航椒4号”是线椒的一种,是通过航天技术、生物技术与农业育种技术集成创新培育的鲜干兼用型辣椒杂交一代新品种,不仅抗寒、抗病害、产量高,还具有种植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的特点。
化隆属沿黄地区,光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独特的光热条件和水土资源以及优越的地理位置孕育出高品质辣椒。依托地理气候优势,今年以来,化隆县农业农村和科技局在群科、甘都、牙什尕等乡镇共计试验种植90公顷“航椒4号”,并积极争取东西部协作资金,邀请青海大学相关专家、省科学技术厅专业技术人员走到田间地头,手把手从辣椒种植、浇水到采摘各个环节,对村民进行技术指导。并安排化隆县推广中心专业技术人员不定期前往航椒种植示范区进行检查,时刻关注天气变化,做好信息预警,为化隆县“航椒4号”的丰收保驾护航。
化隆县农科局副局长吕冰表示,将着力推动“航椒4号”红色产业成为化隆县群众富民增收的新兴产业,积极做好辣椒储存、收购、加工、生产“后半篇文章”,不断提高加工转化率,积极将辣椒产业嵌入青海拉面产业链中,全力构建销售渠道,以产业建设促进生态建设和经济建设,走出一条产业建设与生态建设优势互动、良性循环,具有化隆特色的乡村振兴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