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冬至这一天,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联点帮扶的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扎巴镇知海买村养殖基地内养殖的优质藏羊成功出栏近百只,销售额10余万元。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选派的驻村第一书记亓安宁坦言,近年来,受价格波动影响,国内不少养殖户陷入亏损困境,养殖户的信心严重受挫,经营压力不断加大。“知海买村养殖业的发展同样陷入停滞不前的僵局,加上长期以来,村民在养殖方面缺少合理规划,销售渠道不稳定、牛羊存活率不高等因素,村民养殖信心备受打击,养殖产业发展之路可以说是布满阴霾。”亓安宁说。
在充分了解这一情况后,亓安宁和驻村工作队深入各家各户走访,并带领村民前往周边养殖场及牛羊屠宰销售企业调研,探寻破局之策。显然,“调研之路”的确带来了很明显的效果。
经过十余次组织召开养殖大户座谈会,亓安宁和驻村工作队重点前往有养殖经验的村民家中深入交流,并与村两委进行了充分、细致的商讨后,驻村工作队毅然决定调整发展思路,摒弃以往追求短期高额收益的想法,主张“先帮扶、后共享”的发展理念,制定了一个长期发展规划,彻底解决知海买村养殖产业所面临的重重困境。
而这个发展规划便是全力打造一个高效能、可持续发展且生态友好的现代养殖基地,稳步推动养殖业朝着标准化、规模化的方向迈进,以实现“留富于民”为根本出发点,逐步壮大村集体经济,力求达成村民增收致富与改善人居环境的双重提升目标。
亓安宁告诉记者,2024年8月份,之前一直闲置的知海买村养殖基地成功承包给本村村民多杰龙知,承包租金纳入村集体经济。
随后,承包户利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万元帮扶资金购买母羊和饲料,从自家简陋狭小的养殖场地转到专业化的养殖基地,短短三个月的时间,养殖规模从最初的100只迅速攀升至300多只,并且新产的60只小羊羔全部存活。
“我的养殖离不开亓安宁书记他们的帮助,现在看着这些羊群,我是打心底高兴啊。”多杰龙知说,为彻底解决销售问题,知海买村委会、青海福顺德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还与村民共同签订了产销一体化三方合作协议。
2024年年底,养殖基地首批藏羊出栏,值得一提的是,这批出栏藏羊经加工后,部分将直供学校。联点帮扶村养殖的羊肉第一次直接走进校园,实现了村办企业发展与学校帮扶工作的直接对接。这一成果的取得,标志着知海买养殖业在历经波折后实现了稳健的复苏,也彰显出学校帮扶政策与地方实践深度融合所产生的显著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