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记者来到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群科镇,在被称为“达尕滩”的一面矮山上,一排排蓝色的光伏电板整齐地排列在山坡上,在当地村民的眼里,就算是阴天,这些光伏电板也在熠熠生辉。
记者采访了解到,自2017年这些光伏电板投入使用以来,它不仅成了群科镇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也因为扶贫成效显著,让10个脱贫村走上了一条光伏致富之路,被村民称为“阳光银行”。
雪什藏村党支部书记张德西告诉记者,雪什藏村投资建设的光伏电站正常运行,每年都有10万元左右的收入,他们会利用这笔村集体经济收入大力发展水果、蔬菜等农业产业,还能解决一部分村民的就业问题,巩固基础设施建设,让群众真正享受到发展村集体经济带来的幸福成果。
“我年纪大了,母亲和女儿长期生病在床,需要照顾,党和政府看到我的困难,村上给我安排了一个打扫卫生的公益性岗位,一个月给我700元钱,一年8400元,这些钱减轻了我家庭的负担。”乙沙二村的村民马沙热因年纪和家庭原因,干不了重体力活,也不能外出务工,村里看到她家庭特殊,提供了一个公益性岗位,负责村里环境卫生保洁,而她的这个公益性岗位补助费用就来自村集体经济光伏电站收益。
显然,光伏项目为各村集体带来了稳定持续可观的收益后,有效破解了村级组织“无钱办事”的难题,村级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群众优势得以发挥,各村“两委”按照“四议两公开”程序,实施村级小型公益事业,也用于村里基础设施提升改造。另外,每村投入2万余元资金,推进村规民约和积分制管理,村民们根据自己参加文明实践活动的积分,去本村的“积分超市”兑换生活日用品,有效推动建立正向奖励机制的形成。同时,村集体的收益重点关注边缘户、贫困户,对有残疾、大病的困难家庭进行帮抚慰问。
在此基础上,为确保村集体经济资金高效、规范使用,群科镇实行严格的村集体经济资金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村账镇管”、村务公开制度,强化资金监督,由镇财务室统一保管各村资金收支材料,并建立了财务公开制度,把发展村集体经济投资的金额、项目、年限等各项信息在各村村务栏进行公示,实现村集体经济资金公正、公开、透明,让每一笔钱都“晒”在阳光下。
截至目前,群科镇建成10个村级光伏电站,为村集体经济带来867.38万元收入,同时还提供了88个公益性岗位,助推百余户群众增收,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