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化隆县将继续实施“生态立县”战略,不断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推进县域经济绿色发展。
一是狠抓农业园区建设,实现转化增收。在不断完善农业园区总体规划和产业布局规划的基础上,通过政策引导、企业带动、项目扶持和资金整合的方式,加大对农业园区建设的投入力度,尽快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同时,在群科等乡镇逐步建成高原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带动农畜产品加工区、特色种养区和农业生态观光区建设,力争使农业园区建设初具规模。
二是做精做强特色农业,实现创新增收。加大种植业结构调整力度,突出发展薄皮核桃、特色杂果、全膜马铃薯、日光温室蔬菜等特色产业。在全县推广种植全膜马铃薯5.5万亩、薄皮核桃6000亩、冬小麦4.3万亩、优质豌豆5万亩、杂交油菜10万亩,建成日光节能温室500栋,使全县特色农作物种植面积保持在48万亩以上。大力发展以集中规模养殖为主的现代畜牧业。继续通过多种方式加大对规模养殖大户的扶持力度,实施好“西繁东育”工程,在巴燕、甘都、群科等乡镇建设农村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10个,培育自繁自育示范户3000户;在德恒隆等乡镇培育发展卡力岗土鸡养殖户1000户,力争土鸡养殖规模达到15万只以上。抓好全膜覆盖栽培、网箱养鱼和土鸡养殖等实用技术的培训,注重优势农牧业品牌的商标注册,不断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提升农牧业发展水平。加大土地流转力度,力争全县土地流转面积累计达到8万亩。
三是稳步发展劳务品牌,实现转移增收。充分发挥融资担保平台的作用,加大对创业者的资金扶持力度,使更多城乡群众实现创业就业。积极组织“化隆牛肉拉面”入驻上海世博会,大力宣传劳务经济发展中的亮点和成效,不断提高“化隆牛肉面”的知名度。加大“四统一”推广力度,引导“拉面经济”上规模、上档次。依托阳光工程培训、进城务工培训及创业培训等项目,继续加强对广大群众、下岗失业人员的技能培训,不断扩大创业就业空间。充分发挥驻外办的职能作用,加强与输入地的沟通协调,设法为务工群众排忧解难。开展争创“五好”经营户活动,保持拉面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使全县转移输出人数稳定在10万人(次)以上,劳务收入达到4亿元以上。
四是不断改善生态环境,实现持续增收。继续做好林业生态建设,争取并实施“四项绿化”、林业技术推广等项目,全面完成退耕还林补植补栽任务。加大对林木的管护力度,切实做好森林防火工作。扎实做好节能减排,加强对重点领域的污染治理,强化企业环评设施的监督措施,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淘汰落后产能,走可持续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