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化隆快讯
化隆特色农作物种植结硕果
来源:    时间:2008年08月11日    

化隆回族自治县积极调整种植业结构,因地制宜增加特色优势农作物播种面积,全县特色农作物种植面积达46.5万亩,占总播种面积的83.2%,推广新品种48.8万亩,良种化程度达78%以上,有力地加快了农业产业化进程,有效地增加了农民收入。

   2006年,化隆县大力发展优质油菜种植,以扎巴、昂思多、德加、石大仓、雄先、甘都、群科等7个乡镇的56个村种植优质油菜为中心,辐射带动查甫、谢家滩、石大仓、初麻等乡镇种植10万亩优质甘兰型油菜基地,形成26万亩优质油菜商品生产基地,平均亩产达105公斤,每亩纯收益187.75元,户均收入达3000元。他们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注重效益,突出重点,发挥优势,政府引导,群众自愿”的原则,在扎巴、二塘、德加、巴燕等浅脑山乡镇种植了以“下寨65”为主的优质马铃薯商品生产基地8万亩,平均亩产1250公斤,每亩纯收益650元,户均收入达1800元;在沙连堡、阿什努、德加、巴燕等脑山乡镇种植了以“草原224”为主的优质豌豆生产商品基地5.5万亩,平均亩产达165公斤,每亩纯收益283元,是脑山地区粮食作物收入的近2——3倍;在巩固和提高群科、甘都、谢家滩、牙什尕等乡镇现有1689栋温棚的基础上,辐射带动浅山地区,建成600栋温棚,形成了千亩反季节蔬菜生产商品基地,浅山地区每栋温棚纯收入达1467元,川水地区每栋温棚纯收入达3807元,相当于种植7-10亩小麦的收入。同时,该县建成了以牙什尕、群科镇为中心的0.5万亩优质杂果示范商品基地,在牙什尕、群科等乡镇建立了0.4万亩中药材试验基地,在退耕还林区大力发展林药间作,总收入达230万公斤,种植西瓜、烟叶3000亩,基本形成万亩中药材和特色农业生产基地。2006年,川水地区实现种植3.18万亩冬小麦的基础上,建立了3万亩的薄壳核桃林,1000栋暖棚蔬菜大棚,暖棚蔬菜达到3000栋,全县实现农业总产值3.27亿元,农民人均收入达到2068元。(作者张玉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