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隆回族自治县通过政府引导,加强培训,提高技能,扩大规模,多渠道、多形式扩大就业门路,不断打造劳务输出品牌,使劳务输出成为增加农民收入最直接、最有效、最便捷的途径,劳务收入已占到全县农民人均收入的50%以上。
化隆县农村人口达20余万人,去年全县输出农村剩余劳动力10万余人,实现劳务总收入2.36亿元。现在全县拉面经济规模不断扩大,特色逐步形成,劳务输出品牌初具雏形。据不完全统计,近段时间,化隆籍农民在外平均每天新开张的拉面馆就有10家左右。近年来,劳务输出不仅发展壮大了“化隆牛肉面”产业,而且也带动了建筑业、交通运输业、社会服务等劳务经济的发展,使全县劳务输出走向了多样化、多渠道的路子。
为了不断扩大就业渠道,县就业部门围绕“出去有路,就业有岗,务工有为,回乡有成”的思路,为务工人员免费提供就业信息、就业培训、政策咨询、职业介绍。今年为外出务工人员提供小额贴息贷款1000万元。在建立县、乡、村三级劳务服务网络的基础上,目前,在全国24个省,56个大中城市设立了办事处,工作人员达到79名,每村聘了一名劳务信息工作人员,为务工人员提供服务。在苏州、杭州、上海、广州等城市成立了外出务工人员工会组织,苏州市成立了少数民族联谊会新苏人经商者协会,使务工人员权益得到了有效保护。积极开展“培训一门技术,介绍一份职业,致富一个家庭,带动一方群众”的劳务扶贫活动,积极主动与全国各城市建立了跨区劳务协作机制,与当地政府和用工单位形成了长期稳定的劳务合作关系。(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李玉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