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化隆快讯
“化隆经验”被纳入国家广电总局优秀案例与典型经验库
来源:人民网    时间:2025年10月30日    

为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切实发挥好“党建+应急广播”融合发展模式。今年6月以来,化隆县谢家滩乡、雄先乡、石大仓乡、塔加乡等乡镇相继遭遇不同程度的地质灾害,防汛形势十分严峻。汛期期间,覆盖全县城乡的应急广播体系发挥了关键作用,成为守护群众安全的“最强哨音”。据统计,应急广播累计播发预警信息952条,总时长达89小时,协助提前转移涉险群众1608户、共计8235余人。应急广播有效落实“叫应叫醒”机制,成功实现6起灾害避险,确保了人员零伤亡,相关工作获得中央及省市各级媒体的宣传报道。其中,谢家滩乡拉扎村因滑坡险情预警及时、应对科学,处置工作得到应急管理部的点名表扬。在近日召开的全省应急广播服务防汛救灾专项行动工作总结会上,化隆县就本县典型经验作了交流分享,“化隆经验”被国家广电总局纳入应急广播服务防汛救灾优秀案例与典型经验库。

建强“硬支撑”,让广播终端“响起来”。一是织密覆盖网络。我县率先在海东市按时、按质、按量建设完成1个县级平台,2个应急气象平级平台,17个乡镇前端,372个行政村终端的县、乡、村三级县级应急广播体系建设项目,得到了国家广电总局和省广电局的通报表扬,并在我县召开海东市应急广播建设项目观摩交流座谈会。二是强化技术保障。坚持“应急抢修+日常巡检+维护预防”的长效管理运行维护机制,加强应急广播线上、线下培训,提升县、乡(镇)、村三级管理人员设备操作、话筒喊话播发、故障排查等操作能力,确保关键时刻能用、会用、好用,切实发挥好应急广播真应急的作用。汛期期间共开展集中专题培训1次,远程视频检修培训68次,巡检230余次。三是健全管理机制。高度重视应急广播运行管理工作,制定印发《化隆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化隆县应急广播管理工作的通知》《化隆县广播电视局关于进一步做好应急广播管理使用工作的方案》等文件,选优配强运行维护管理队伍,把政治立场坚定、干事劲头足、服务意识好、业务能力强的党员干部调整充实到信息播发管理员队伍中。建立三级审核把关机制,确保播发内容导向正确、内容准确、数据精确。

畅通“信息链”,让预警指令“跑在前”。一是实现数据无缝对接。及时召开应急广播服务防汛救灾工作通气会,加强与各乡镇、应急、气象等部门联动,让相关部门真正融入应急工作体系,加强灾害预警等应急信息的播发宣传。打通应急、气象部门数据接口,建立“监测预警、一键播发”闭环体系,实现气象、应急等部门发布的预警信息与应急广播系统同时播发,大大提高播发的准确率和及时性。二是推行精准分区播报。针对不同区域风险等级,实施“差异化”信息推送,对高风险区域通过应急广播系统高效播发,直达村社,为后续人员转移赢得了宝贵的“起跑时间”;对低风险区侧重普及《山洪灾害应急避险知识》《山体滑坡应对措施》等应急防汛知识,提升群众防灾避险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三是创新语言表达形式。将专业预警术语转化为通俗易懂的“化隆版”方言土语,利用话筒喊话,确保老年人、儿童等群体听得懂、能行动。

聚焦“实战用”,让服务效能“显出来”。一是前置防范预警。汛期期间,做到非应急信息一律不播发,汛前通过应急广播循环播放天气预报和预警信息,增强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二是高效调度处置。降雨期间,及时播发雨情水情和交通路况等应急信息,通过应急广播实现高效信息覆盖,真正打通预警发布的“最后一公里”。三是强化灾后引导。灾后第一时间播报安置点位置、卫生防疫知识、安全生产信息,稳定群众情绪,助力灾后治理工作有序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