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通过一套精准务实的“育引留用”系统化人才组合拳,成功破解高原人才困局,实现了从“人才净流失”到“动态平衡”的历史性转变,正奋力打造县域人才发展新高地。
化隆县始终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将人才工作置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核心位置。在深入借鉴先进地区经验的基础上,依托东西部协作机制,与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开展深层次、多维度合作,探索出一条政策牵引、协作赋能、本土发力的人才工作新路径。主动向上对接争取资源,推动政策红利向基层倾斜。通过修订完善县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工作规则,制定年度工作要点,建立县级领导联系服务重点人才机制,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2022年化隆县公务员招录46人,2025年增至70人,增幅达52%。
针对村干部后备力量不足的痛点,化隆县精准实施“凤还巢”工程,出台引导化隆籍大学生到村任职的专项方案。目前,已储备村级后备人才1879名,其中大学生187人,为基层治理注入了新鲜血液。同步实施的年轻干部五年培养规划及“传学述训”成果转化制度,有效促进了学用结合,夯实了人才根基。
三年来,锡山区与化隆县精准对接,投入协作资金实施蝴蝶兰高原种植、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工坊等产业项目。这些项目不仅带来了企业和技术,更注入了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急需的管理人才,从根本上拓宽了人才来源。
化隆县大力实施“雁归化隆”行动,建立化隆籍在外高层次人才库,以亲情乡情为纽带引才留才。锡山区“组团式”帮扶显著提升了化隆县的留人环境。在医疗领域,锡山人民医院专家驻点支援,帮助县医院通过国家胸痛中心认证,培养出一批“带不走”的本土医疗骨干;在教育领域,援建黄河中学、改造多所寄宿制学校设施,让人才工作和生活环境同步改善,安心安身安业成为现实。
如今的化隆县,人才工作呈现出“引进来、留得住、用得好”的良好局面。化隆县将不断优化人才服务,强化政策集成,努力让各类人才在这片高原热土上施展才华、成就事业,持续推动人才使用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实现人才链与产业链有机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