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扎巴镇结拉村的山间小道上,总有一辆黑色摩托车穿梭其间。
他的车座箱里放着厚厚的民情日记本,尾箱里常装着为村民代买的药品、日用品,或是代取的快递。骑车人便是青海省司法厅西川监狱派驻结拉村的第一书记刘子刚。
两年来,刘子刚骑着这辆摩托车跑遍了村里的蜿蜒山路,行程累计超3万公里,他用车轮丈量民情,用实干为民解忧,被村民亲切地称为“摩托书记”。
2023年6月,刘子刚初到结拉村,面对的是分散在山沟里的农户和底数不清的产业现状。为尽快摸清村情民情,他买了辆摩托车,每天沿着坑洼山路逐户走访。
海拔3000多米的结拉村,冬季寒风刺骨,他裹着厚棉袄迎风前行;夏季雨水多,山路泥泞打滑,好几次连人带车摔在泥里,他爬起来擦把身上的泥继续赶路。
“脱贫户公保当智一家四口,两人残疾,需要低保兜底”“独居老人卓玛行动不便,每月需代买降压药”“年轻人洛桑想养羊,却缺技术和销路”……一桩桩一件件,两个月下来,刘子刚的民情日记本记满了厚厚一本。
而这每一笔都是老百姓的盼头。
去年春天,部分村民想发展藏系羊养殖,但心存顾虑。刘子刚便骑着摩托跑遍周边养殖大村“取经”,带回技术资料和市场信息,又逐户上门帮农户算“经济账”。
为解决启动资金,他往返扎巴镇镇政府和村委会10余次,帮助办理“530”贷款,协调申请到户产业扶持资金;担心村民缺技术,他就邀请化隆县畜牧站专家,骑着摩托带路,在村里办起养殖技术培训班。
村民洛桑起初只敢养5只羊,刘子刚几乎每周都骑摩托到他家查看羊的生长情况。“书记比我还上心,有时候晚上10点多还来电话问羊的情况。”洛桑说,去年他家羊存栏量发展到30只,卖了近2万元。
去年到今年,在扎巴镇领导的支持下,刘子刚带领队员为6户监测户、脱贫户申请到户产业补贴14万余元,其中,4户用于农机和交通运输经营,2户用于扩大养殖规模。
今年春天,购买了604四轮农用拖拉机的公保才旦说:“我的604不仅早早耕好了自家30多亩地,还帮别人家耕地就挣了7000多元。”
去年冬天,村民仁尖突然胸闷气短,刘子刚立刻骑摩托赶到,冒着零下十几度的严寒将她送到镇卫生院,第二天又送她到青海心脑血管专科医院治疗。几天后仁尖康复出院,刘子刚觉得所有的奔波都得到了回报。
两年来,刘子刚带领驻村工作队帮助12户农户发展产业,鼓励村民外出务工、挖虫草搞副业,村民人均年收入较两年前增长1500余元。他还联系派出单位和社会企业筹措资金,成立“悦享书屋”和“爱心积分超市”,捐赠物资价值10万余元,并将关心下一代工作纳入驻村职责。
2025年8月份,刘子刚圆满完成了为期两年的驻村任务,本可以返回原单位,但他毅然选择继续留任。“村里的事还没干完,乡亲们的日子还要越过越红火。”留任后的刘子刚,依旧每天骑着摩托车奔波在山间小道上,继续为结拉村的发展添砖加瓦。
“只要村民有需要,我的摩托车就会一直跑下去。”刘子刚擦了擦车把上的灰尘,发动摩托车,朝着下一户村民家的方向驶去。
阳光下,摩托车的影子在山间小道上逐渐拉长,也为结拉村的乡村振兴路画出了一道温暖的轨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