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化隆快讯
作风之变浸润民心 实干绘就民生新图景
——海东市化隆县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综述
来源:海东日报    时间:2025年10月14日    

金秋时节,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天高云淡,处处涌动着民生向好的蓬勃活力。省道306线燕官段施工现场机器轰鸣,这条串联8个乡镇的“民心路”稳步向前;化隆县政务服务大厅里,一系列便民新规收获群众连连点赞;县人民医院急诊楼前,昔日私家车拥堵乱象不再,取而代之的是规整停车场与通畅道路;乡村积分超市外,村民用文明行为兑换积分,笑容格外灿烂……

自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化隆县31万各族干部群众亲身见证、深切感受着这场由内而外、直抵人心的作风之变。

高位推动 学习教育实现全覆盖

“县委班子带头学、带头查、带头改,为我们树立了标杆、作出了示范。”回忆起化隆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读书班的学习经历,化隆县牙什尕镇党委书记安玉繁至今印象深刻,“封闭学习心无旁骛,研讨交流直击要害,那种严肃较真的氛围,让大家真正沉下心来,深刻领悟‘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的深层意义。”安玉繁说。

化隆县板图内,6镇11乡错落分布,362个行政村与13个社区星罗棋布,10022名党员涵盖多个民族,基层党组织触角广泛。面对党员构成多元、分布分散的实际,如何让学习教育“不漏一人、不落一环”,成为化隆县委必须破解的关键课题。最终,“高站位谋划、高标准推进、高质量落实”的十二字方针,给出了清晰答案。

行动迅速,部署先行。化隆县委第一时间组建工作专班,下设5个专项工作组,同步印发《学习教育月重点工作计划》,创新建立“日盘点、周计划、月调度”工作节奏与“任务清、责任清、进度清”的“三清”机制,为学习教育画好“路线图”。县委主要领导扛起第一责任人职责,靠前指挥、统筹全局;县委常委分片包联,深入联系点开展“穿透式”调研督导,摸清实情、解决难题;563个基层党组织以“三会一课”、主题党日为载体迅速行动,层层传导压力、层层落实责任,构建起“县委引领、乡镇跟进、村级响应”的联动格局。

流动党员“离乡不离党”,学习教育不掉队。针对流动党员数量多、分布广的特点,化隆县创新推出“六学联动”机制——走访送学上门、田间地头讲学、庭院围坐共学、线上平台云学、邮递服务寄学、结对帮扶助学,让学习教育打破时空限制。

“我们借助拉面大数据平台与驻外办事处的力量,为遍布全国的12个流动党支部、‘拉面人’党员精准推送学习资源,确保党的声音及时传递到每一名流动党员心中。”化隆县地方品牌产业培育促进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截至目前,化隆县已累计开展各类送学帮学3872人次,真正实现学习教育全覆盖、无死角。

警钟长鸣 全方位筑牢思想防线

“观看《永远在路上》警示教育片时,片中触目惊心的案例让我深受震撼。作为关键岗位干部,必须时刻绷紧纪律之弦,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一位参加全县领导干部警示教育大会的部门负责人,谈及学习感受时仍深有感触。

自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化隆县始终紧扣核心内容,以“学”为基、以“悟”为要,推动党员干部思想认识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

警示教育敲警钟,案例剖析明底线。化隆县各级党组织以“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为抓手,密集开展警示教育活动,通过组织观看警示教育片、通报典型案例、参观廉政教育基地等形式,让党员干部在直观感受中受警醒、明纪法。截至目前,各级党组织已累计开展警示教育368次,让纪律规矩真正入脑入心。

围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实干争先”“坚决破除‘特殊论’”等关键主题,化隆县组织全县党员干部开展广泛深入的交流研讨。各基层党组织累计开展集中学习2060次,15635人次参与专题研讨,908名党组织书记讲授专题党课。

一场场思想交锋、一次次精神洗礼,让严的标准、严的要求逐渐内化为党员干部的思想自觉,外化为干事创业的行动自觉,为作风建设筑牢坚实思想根基。

真查实改 精准整治作风顽疾

“以前总觉得一些‘小事’无伤大雅,直到这次深入查摆才明白,作风建设就得从这些小事小节上抓牢。”化隆县一位乡镇干部在谈心谈话后坦言。这样的思想转变,正是化隆县以“严”立标、以“实”破题,推进作风问题整改的生动缩影。

学习教育成效好不好,解决问题是“试金石”。化隆县始终把问题查摆整改作为核心环节,以动真碰硬的态度、精准有力的举措,推动作风顽疾逐项破解。

以上率下查问题,刀刃向内找差距。县四大班子率先垂范,对照标准清单逐项“过筛子”,深入查摆问题121条;各乡镇、部门领导班子紧随其后,敢于揭短亮丑、直面不足,累计查摆问题1494条。一组组数字背后,彰显的是化隆县整治作风问题的坚定决心。

谈心谈话“红脸出汗”,收集民意靶向发力。化隆县广泛开展谈心谈话9712人次,通过坦诚交流、深入沟通,让党员干部在思想碰撞中“排毒治病”;同步收集具有代表性的问题237条,为后续整改找准“病灶”。

精准施策抓整改,民生领域见实效。针对查摆出的“不担当、不作为”、推诿扯皮、政绩观偏差等突出问题,化隆县逐一制定整改措施,做到“一事一策、靶向治疗”。尤其在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上,成效显著。

今年以来,化隆县已为群众及村集体追回并返还资金2091万余元,推动解决民生领域难题95件,让群众在作风转变中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与民生温度。

为民解忧 学习教育成果惠及于民

“真没想到,反映的问题这么快就有了答复!”在化隆县电视台“问政监督员”栏目现场,看着化隆县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主要负责人当场回应环卫工人洗衣房难题并作出整改承诺,监督员马占龙的脸上露出了满意笑容。

这档直击民生关切、倒逼部门履职的问政栏目,正是化隆县推行“开门教育”、让群众参与监督的生动实践。

自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化隆县始终践行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把“开门纳谏”作为听民意、解民忧的重要抓手,让作风建设始终“连民心、接地气”。29名省、市、县级社会监督员主动“探头”,深入基层收集群众意见建议18条;各级党组织依托“四下基层”“两代表一委员”联络站、12345政务服务热线等渠道,广泛征集民生诉求432条,所有意见建议均建立台账、跟踪督办,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

学习教育成效好不好,群众的感受是“度量衡”。发放拉面产业贷款3164万元,为172户经营者注入发展动能;“拉面巡回法庭”上门服务,成功化解纠纷10起;攻坚145户“办证难”小区不动产登记问题,圆了群众“房产证梦”;化隆县中医院、人民医院纳入全省临床检验结果互认名单,减少群众重复检查负担;25所学校实现“冷餐”变“热饭”,2.5万名学生吃上暖心餐;调配发放农资7000吨、检修农机具1200台,护航农业生产;发放各类救助资金7500万元,为困难群众筑牢生活保障网……

化隆县把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作为检验成果的“试金石”,用一项项落地见效的惠民举措,化作百姓心中沉甸甸的获得感、幸福感与安全感,让学习教育的成效在为民服务中落地生根。

夯实根基 新风正气充盈化隆大地

“任前谈话点出风险点,廉政教育敲响警示钟,这既是严管,更是厚爱。”新提拔的年轻干部王瑾谈及入职培训时,语气中满是收获。在化隆县,这样的成长与蜕变,正是学习教育锤炼干部队伍、激发内生动力的生动写照。

学习教育不仅要破解作风难题,更要为事业发展筑牢人才根基。化隆县聚焦干部队伍建设,以精准举措锻造过硬铁军。紧盯“关键少数”与年轻力量,对80名新任职干部开展集体谈话并组织廉政教育,为59名到村任职大学生、240名新提拔、新入职及关键岗位干部举办专题培训班,帮助干部快速适应角色、严守纪律底线;创新实施“帮带导师”制,选派年轻干部到重点工作专班实战历练,在一线经风雨、长才干,切实为干部系紧廉洁从政的“风纪扣”。

作风正则事业兴,风气新则发展顺。随着这场触及灵魂的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化隆县广大党员干部的宗旨意识愈发牢固,担当精神持续提振,工作作风显著转变,党群干群关系也在为民服务中愈发紧密。

如今,行走在化隆大地,新风正气扑面而来,干部群众人心思进、干劲十足。一幅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社会清朗的崭新画卷正徐徐铺展,为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化隆实践,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清风正气与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