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兴则县域兴,人才强则县域强。今年以来,青海省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人才工作迎来历史性突破,首次实现人才净流入,976名返乡创业人才与410名乡土人才汇聚成乡村振兴的磅礴力量,为全县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这一跨越背后,是化隆县精准施策、系统发力,以“引育留”全链条机制激活人才“蓄水池”的扎实实践。
精准“引才”,靶向聚智筑根基。化隆县深刻把握人才“第一资源”,锚定发展需求,以战略眼光和务实举措广开进贤之路。出台《新时代人才强县七条措施》《人才振兴十一条措施》,构建起全方位人才政策支撑体系。2024年以来,聚焦乡村振兴、高校毕业创业、青年拔尖、特色劳务技能等关键领域,表彰奖励4类9名代表性人才,发放奖励资金5.2万元,4名本土精英获评海东市本土人才称号,引导人才向基层一线集聚。县级领导联系服务重点人才机制落地见效,通过座谈会、走访慰问等方式传递关爱,“惜才爱才敬才重才”的氛围愈发浓厚。人才招录规模持续扩大,2025年公务员招录70人,较2022年的46人增幅达52%;139名化隆籍大学生返乡到村任职,2794名村级后备人才储备到位,6项人才合作项目成功签约,为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系统“育才”,赋能成长强本领。立足本土培育与外部借力双向发力,化隆县让人才“成长有路径、发展有平台”。今年提任22名年轻干部,为干部队伍注入青春活力。依托“组团式”帮扶,柔性引进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房建宏、青海师范大学教授华却才让等9名高层次专家,认领化隆县“兴业家乡机会清单”,为产业发展与科研创新提供智力支持。借力东西部协作东风,分批选派干部赴江苏挂职锻炼,两地共建“乡村振兴大讲堂”,2024年以“每周一训”实现700余名各类人才轮训全覆盖、2025年以“每月一训”实现480名各类人才轮训全覆盖,以开展各类培训研学活动赋能人才成长。
用心“留才”,优化生态暖人心。以政策激励与环境优化留住人才,让人才“来了不想走、留下能出彩”。积极申报省级人才项目,1人获“昆仑英才·工艺美术大师”称号,2个项目入选“昆仑英才·特色人才项目”,人才价值充分彰显。常态化开展“青年夜校”,优化基层文化活动中心,从精神文化到生活保障全方位发力,打造宜居宜业的人才发展环境。从拉面技能大赛上崭露头角的匠人,到返乡创业的青年才俊,越来越多人才在化隆找到归属感与成就感。
人才净流入的历史性转变,是化隆县高质量发展征程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从“人才流失”到“人才回流”,从“数量不足”到“质量提升”,化隆县以“引育留”的精准举措,让人才成为乡村振兴的“主力军”、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器”。如今的化隆,正以开放的姿态广纳贤才,让每一份才华都能在这里绽放光彩,化隆的乡村振兴画卷必将更加绚丽多彩,未来的发展步伐必将更加坚定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