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在昂思多镇率先落地,多所学校完成撤并整合。其中,化隆德加中心学校初中部并入昂思多镇初级中学,小学部保留并整合资源,172名小学生已在此开启校园新生活,县域教育资源优化配置迈出关键一步。
据悉,随着化隆县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学龄人口减少导致部分学校“空壳化”,而县城学校“大班额”问题凸显。为破解这一教育发展困境,2025年,化隆县启动校点布局调整工作,昂思多镇成为首批试点区域。
记者在昂思多镇初级中学看到,校园环境已全面升级:现代化教学楼拔地而起,教室宽敞明亮,食堂、宿舍设施齐全,重建后的操场也焕然一新。据了解,此次调整后,该校共迎来15名分流教师与162名分流学生。为适配新学情,教师团队主动求变,老教师打破传统教学模式,新老教师通过交流碰撞探索教学新思路;学校则重新规划校园布局、优化师资配置,集中有限资源开设更丰富的课程,为学生提供公平的高质量教育机会。
“新学校硬件设施好、管理规范,孩子学习的积极性也更高了,我们特别放心。”一位学生家长坦言,校园环境改善与学生综合素质提升,让家长们吃下“定心丸”。对于学生而言,新环境不仅带来新鲜感,更拓展了成长空间,学习动力显著提升。
据化隆县教育局副局长马伟良介绍,2025年化隆县已完成“撤并60个教学点、3个九年一贯制学校初中部、5所小规模学校”的年度任务,并同步制定编制调整、装备调配等配套方案,通过专项督查确保政策落实。“校点布局调整将持续推进至2030年,最终在2035年形成‘31所小学、7所初中、4所高中’的合理教育布局,以‘优化资源、促进均衡’破解教育发展难题,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持久教育动力。”马伟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