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化隆快讯
“零伤亡”!两村36户98人全部转移

一场与时间赛跑的防汛“战斗”
来源:海东日报    时间:2025年09月19日    

9月16日凌晨,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雄先藏族乡东朋村、沙索麻村的村民们尚在睡梦中,一场突如其来的山体滑坡打破了山村的宁静,地质灾害风险瞬间逼近两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面对险情,化隆县全面落实县乡村三级应急响应机制、落地“叫应叫醒”机制,党员干部冲锋在前,群众积极参与,实现了两村36户98人“应转尽转、不漏一人”。

因山体滑坡导致东朋村、沙索麻村一处路段路基出现严重滑塌。海东公路总段更用速度与温度,为受灾群众筑起安全屏障。

团结!党群同心筑牢防汛“安全堤”

“我觉得这是我们每一个人应该做的事情,看到大家都平安无事,我们很是欣慰。”9月16日凌晨4时,完成全部受灾群众转移后,东朋村村民仁增多杰和公保措夫妇既激动又欣慰。就在2小时前,正是因为他们二人的及时报告,东朋村避免了一场严重地质滑坡灾害。

“快起来!房子有响声,不对劲!”16日凌晨1时40分,公保措正在熟睡中,突然听到房屋发出“咔嚓”异响,便立即叫醒丈夫仁增多杰,两人快步出门查看,清晰看到门口地面已出现明显开裂。

“不好,要滑坡!”仁增多杰第一时间拨通村党支部书记仁见多杰的电话,急促却清晰地报告:“书记,我家门前地面开裂了,可能要滑坡,赶紧通知大家转移吧!”

接完电话,仁见多杰迅速在村民微信群中发送滑坡灾情信息,通知让大家转移至村级广场。同一时间,仁见多杰随即向邻村沙索麻村发送信息,并第一时间向乡领导报告灾情,果断召集村两委、党员和应急队伍,分组开展转移工作。

伴随着公保措夫妇的“哨声”,化隆县也第一时间吹响“集结号”。县应急管理、自然资源、交通运输、卫生健康、公安、消防等相关部门集中力量迅速集结投入应急救援,与雄先乡党委、村两委形成“县级统筹、乡级落实、村级冲锋”的三级应急体系。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紧张转移,东朋村18户45人、沙索麻村18户53人全部安全撤离,无一人滞留。

“虽然这次东朋村受灾比较严重,但好在我们提前发了预警信息以及村民的快速反应,才避免了群众伤亡。”雄先乡党委副书记张栋告诉记者,连日来,依托“应急广播全覆盖+24小时汛期值班”的工作机制,雄先乡通过应急广播将气象预警信息传到家家户户,同时严格执行汛期24小时值班制度,早早就绷紧了安全弦。也正是这份警惕,为各方的救灾争取了关键时间。

速度!16小时抢通滑塌路段

“受强降雨影响,化隆县雄先乡东朋村突发山体滑坡,导致一处路段路基出现严重滑塌,大量土石覆盖路面,交通被迫完全中断,周边群众出行陷入困境。”这则消息,牵动着海东公路总段所有人的心。

“这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救援,我们要克服困难,尽快抢修这条路。”海东公路总段迅速响应,果断启动应急预案,抢险人员火速集结奔赴现场。在滑塌区域周边,规范有序地设置警示标识、布设隔离墩,实施交通管制,防止次生事故发生,保障现场安全。

按照抢修方案,海东公路总段的抢险人员、机械设备和物资迅速调派到位,争分夺秒全面开展抢通作业,挖掘机、装载机等大型机械设备开足马力,在现场昼夜不停开挖便道、清理土石、修复路基、填压土方。

经过16个小时的连续奋战,一条长680米、宽6米的临时便道于9月17日顺利抢通。海东公路总段凭借强大的应急处置能力和高效的工作效率,用“海东速度”为群众出行打通了一条出行通道,赢得了当地群众的一致赞誉和衷心感激。

“多亏了公路总段对坍塌路面进行及时抢修,要不然我们这两天连出行都成问题。”张栋说。 (下转03版)(上接01版)

据悉,此次抢险保通作业,海东公路总段共计出动人员48人次,装载机、挖掘机、压路机等大型机械设备19台班,累计填土6080立方米。

暖心!多方支援织密民生“幸福网”

有房住、有床睡、有饭吃、有水喝……这是受灾群众目前在安置点的真实写照。

灾害发生以后,化隆县应急管理局紧急调拨45顶应急帐篷、40间活动板房及被褥、矿泉水等物资;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派驻沙索麻村第一书记李沛青协调米、面、油、煤炭,解决群众生活所需;雄先乡联合县乡卫生院对安置点进行全面消杀,组建3支25人的值班队伍,贴心解决老人用药、儿童照料等问题。

更有周边麻加村、其先村、其大吉村的党员群众主动伸出援手,带着生活物资慰问受灾群众,并加入物资分发、环境清扫队伍;东朋村安置点里,化隆拉面品牌促进协会组织多民族志愿者送来热食,用“拉面温度”传递温暖。

“我们家虽然损失不大,但是为了安全,党和政府还是通知我们一家住到安置点上,现在住在这里,水电暖都有,每天还有热乎乎的拉面,很暖心啊!”东朋村村民索安说。

走进东朋村安置点,一间板房内炊烟袅袅,村民轮流在临时搭建的厨房里做饭。鲜艳的党旗迎风飘扬,党员干部与群众一同搭帐篷、搬物资,“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温暖力量,正在这里不断汇聚、流淌。

张栋告诉记者,此次沙索麻村全部安全转移至附近一处开阔的临时安置点,也从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调拨了20间活动板房,15顶应急帐篷。目前,沙索麻村安置点正在进行生活保障工作。

当次日清晨的曙光穿透云层,照在沙索麻村、东朋村的安置点,应急帐篷上的露水折射出微光。从深夜的紧急转移到清晨的有序安置,县、乡、村三级党员干部的身影始终忙碌,群众手中温热的早餐、志愿者穿梭的脚步,让“风雨同舟、守望相助”的暖流在晨光中涌动。

在这场战滑坡、护民生的行动中,化隆县、乡两级用实际行动诠释着责任与担当,不仅守住了群众的生命安全线,更筑牢了共克时艰的信心防线,彰显了化隆全县上下守护民生的坚定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