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五五”规划的关键节点,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化隆县县委副书记、县长冶祥就化隆县“十五五”规划相关内容接受了本报记者访谈,详细阐述了化隆县未来的发展方向与战略布局。
冶祥说,化隆县始终将生态保护置于首位,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高质量生态保护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生态治理上,化隆县推进黄河、湟水河及其干流沿线生态绿化,通过植树造林、湿地保护释放生态效益,打造“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环境;以“全域无垃圾三年行动”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常态化开展河湖“清四乱”,治理河道垃圾、非法采砂等问题;推进农村水利工程规模化建设与智能化改造,提升水资源利用率;全力打好蓝天、净土、绿水保卫战,严管污染问题,整改反馈问题,擦亮“山水化隆”生态名片。
产业是化隆县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冶祥介绍,“十五五”期间,化隆县将推动产业升级,构建多元现代化产业体系。在传统产业绿色转型方面,化隆县调整经济与能源结构,培育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产业,推进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县建设;坚决抵制“两高一低”项目,严打生态环境领域违法违规行为,以产业绿色化推动生态文明提质。
作为特色支柱的拉面产业,化隆县将依托拉面产业园数字人直播基地、数据标注基地,构建“研发展示、精深加工、实验育种、包装销售、仓储物流”协同链条,推动其与文旅、电商、教育深度融合,实现向“智慧经济”跨越。
在农业领域,化隆县推广“农业+休闲”“林业+观光”模式,促进农旅融合;加强雄先藏族乡沙索麻、岗山景区等旅游资源建设,规划黄河谷地碳汇林等基地,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培育生态旅游业新增长极;加强与西宁市、海东市及甘肃省兰州市周边县域合作,共建共享文商旅资源,打造食品用品集聚、黄河生态度假、健康养生养老产业体系,推动文旅深度融合。
冶祥表示,民生是发展根本目的,“十五五”期间化隆县将聚焦民生,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在教育方面,化隆县加快义务教育学区制管理,深化“城乡学校共同体”模式,优化学校布局;针对大班额问题,加大学校建设力度,合理配置资源,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保障教育公平。
在医疗领域,做实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整合公立医疗与藏医、中医特色资源;构建“康复+养老+轻医疗”产业联盟,提升基层防病治病与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为群众提供便捷高效医疗服务。
在就业方面,化隆县落实稳岗纾困政策,强化拉面产业就业带动作用,加大培训提升从业者技能,鼓励创业创新;加大“基本三重医疗”保障,发挥政府兜底、公益扶助等作用,保障困难群众生活。
历经40余年发展,化隆拉面已成县域名片。冶祥详解其高质量发展与数字化转型思路。
在政策支持上,化隆县落实省市决策部署,加大对拉面产业政策、技术研发、人才培养等支持,通过贷款贴息、以奖代补扶持经营主体;落实税费与失业、工伤保险优惠,减轻企业负担;深化金融合作,推动数字化平台金融服务创新,提供资金支持。
在产业体系建设方面,化隆县对接省市部门,做好项目申报;以拉面产业为核心,带动牛羊养殖、油菜种植等产业链融合;依托拉面产业园,建青海拉面大数据中心、孵化基地,打造“中央大厨房”,实现全产业链发展。
在品牌宣传上,化隆县借对口帮扶、东西部协作机制,创新宣传思路,推广区域公用品牌;组织参与会展、推介活动,联合权威媒体报道行业动态与先进典型;建设“三店合一”示范店,推动拉面“四进”,开拓境外市场,提升品牌影响力与市场占有率。
在行业服务方面,化隆县发挥拉面品牌促进协会等机构作用,联合高校开展经营管理人才培训;解决从业者生产经营、社会保障等后顾之忧,推动拉面产业走向国际。
“十五五”期间,化隆县将按照“一体两翼、一园两区”的发展思路,推动化隆巴燕·加合经济区和群科新区绿色产业园协同发展。
在化隆巴燕·加合经济区,有色金属冶炼产业将以现有电解铝生产企业为基础,积极引导企业推进技改升级和节能减排。通过拉长、延伸产业链条,强化以商招商,建设铝型材精深加工生产线,持续提升铝型材系列产品生产能力,着力培育以电解铝为主的支柱产业。在绿色建筑材料产业方面,以现有两家碳化硅企业为基础,把推进碳化硅企业节能降耗以及延链补链作为主攻方向,建设碳化硅微粉等下游产品精深加工生产线,推动碳化硅下游产品生产提档升级,培育新型碳化硅为主的优势产业。在民族轻工业领域,以化泉春青稞酒和极湉冰川饮用水为基础,持续推进群科新区绿色产业园牛羊肉加工、莱籽油系列产品精深加工等,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副产品加工和拉面经济。
群科新区绿色产业园则重点围绕拉面经济和高原特色农副产品加工做文章。在拉面产业转型升级上,抢抓全国一体化算力体系建设机遇,聚焦拉面产业数据开发,运营涵盖数字人直播、数据标注等多元业态,推动“青海拉面”数字化升级。同时,加强高原特色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发展,提升产品附加值,促进农民增收。
冶祥坦言,化隆县在发展过程中还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希望得到市级、省级层面的支持。
化隆县财政困难,保障工资吃力,希望省市按人口、财政供养人员、少数民族占比等,在财力性补助资金上给予保障。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希望省市在交通、水利、能源等领域倾斜项目与资金,完善县域公路网络,加强水利设施建设,补齐短板。拉面产业提档升级需资金支持,希望省市统筹政府配套资金,以产业园、招商引资奖励等形式扶持,扩大金融信贷规模,推动拉面产业品牌化、连锁化、高端化。
在民生领域,化隆县存在大班额、县级医院科室能力不足、乡村医生专业水平低等问题,希望省市加大教育、医疗等投入,改善教学条件,加强师资与医疗队伍建设,提升服务能力。在生态保护方面,化隆县地处黄河上游,希望省市加大生态保护与修复投入,支持黄河流域生态治理,推动绿色发展。在文化旅游方面,希望省市将化隆文旅景点纳入全省旅游规划与环线,支持博物馆、图书馆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文旅融合发展。
展望“十五五”,在各方努力下,化隆县将逐步实现经济繁荣、生态优美、民生幸福的目标,开启高质量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