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丹桂飘香。我们迎来第41个教师节。一批又一批教师以赤诚之心托举教育希望,从“教育救国”的坚守到“立德树人”的践行,再到“培根铸魂”的深耕,始终在平凡岗位书写不凡,让“师者之光”在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中熠熠生辉,成为照亮万千学子逐梦路的温暖灯火。
为展示我市教师敬业爱岗、立德树人、自信自强的精神风貌,本报推出优秀教师风采展播,旨在传承和弘扬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激发广大教师的工作热情,共同营造一个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让我们一同走进这些优秀教师的世界,感受他们身上的榜样力量,为强国的教育事业贡献更多的力量!
李长存 德润心田 智启人生
李长存,荣获2025年“青海省杰出教师”称号,现任海东市平安区第三中学副校长,承担八年级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深耕基础教育15载,始终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使命,立足初中阶段思政理论课主阵地。
在思政课教学中,她注重理论学习,积极更新教育理念,善于接受新事物,大胆尝试基于新课标的教育方式,探索生活化德育课堂,课堂教学方式灵活,氛围民主,风格幽默,深受学生喜爱。
在教学中,李长存关注学科热点,深入钻研教材和课程标准,经过多年的沉淀,李长存在区域内多次承担送教下乡、示范课等任务,充分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2023年,她入选平安区第三届名师名单,成立名师工作室,同年12月,其思政理论课名师工作室挂牌海东市首批思政理论课名师工作室。
多年来,荣获青海省“中小学优秀思想品德课教师”、青海省第十七届职工职业技能大赛“优秀选手”、海东市“骨干教师”“教学能手”“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等荣誉称号,多次在省、市级教育教学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刘财元 以笔绘梦 爱洒乡土
刘财元,荣获2025年“青海省杰出教师”称号,现任海东市第三中学高级教师。34载的教育事业,其中有21载的时光,他在乡村学校的教室里,用粉笔描绘梦想,用书籍搭建桥梁,将知识的种子播撒在偏远的角落。
期间,刘财元承担了一项市级课题《高中语文主题阅读探究》,这一创新的教学实践,不仅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也为语文教学改革开辟了新的路径;主持了一项省级课题《新时代教师专业发展策略》研究,这一研究不仅提升了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也为整个教育系统输送了新的教育理念,推动了教师队伍的专业化进程。
荣誉的背后,是无尽的付出与汗水。刘财元曾获海东地区优秀教师、乐都区优秀教师、乐都区教学能手,乐都区“师德标兵”;自2012年以来12次单位考核优秀,多次获得学校“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和教学质量奖;2015年9月,被乐都区委区政府评为“优秀教师”; 2022年获海东市“教学骨干”称号,2023年获得“记功奖”。
赵顺梅 寓教于乐 情暖学子
赵顺梅,荣获2025年“青海省杰出教师”称号,现任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扎巴镇中心小学教师。在20余年教学生涯里,她一直执教数学课,兼任班主任工作,教学中寓教于乐,学生易学、乐学,所带班级的数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作为一名乡村学校的教师,经常会遇到一些心智有障碍或身体有残疾的学生,赵顺梅以“爱就是最好的教育”来帮助学生,不仅“为人师”,更是“为人母”,无时无刻不在帮助一些智障孩子。作为班主任,她经常与学生谈心,关心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变化,做他们的知心朋友。每当有同学身体稍有不适,她更是嘘寒问暖,关怀备至。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是学生及老师对赵顺梅学术和人品的概括。
2004年参加工作至今,她获得各级各类奖项和荣誉无数,却仍然以一颗平常心,认真对待着自己挚爱的工作。2006年、2008年、2011年获得系统级“优秀教师”称号;2010年荣获全国中小学教师说课二等奖;2009年、2012年、2017年、2022年获得县级教学质量奖;2019年获得县级“优秀乡村教师”称号;2021年荣获海东市“优秀少先队大队辅导员”;2023年在县级义务教育阶段“双减”背景下,作业设计获得优秀奖。
赵玉萍 笔耕陇亩 书香满怀
赵玉萍,荣获2025年“青海省杰出教师”称号,现任海东市乐都区洪水镇中心学校教师。自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坚守在乡村教育教学一线。
任教以来,始终把学生的利益放在首位,全心全意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付出,所带班级的语文成绩始终保持中心学校第一、全区前列的水平;还积极参与学校和上级部门组织的各项活动,曾多次承担乐都区教育局组织的中青年教师培训、经验交流、名师做客直播间等讲座;2013年至今一直承担着乐都区教研室组织的“名师送教下校”小学语文示范课活动,为乐都区教育事业的发展奉献着自己的力量。
近年来,曾获青海省“教学能手”、青海省优秀乡村教师、青海省“希望工程园丁奖”、青海省“羚羊车送教优秀教师”;海东市优秀乡村教师、海东市骨干教师、海东市“教学能手”、海东市“先进工作者”;乐都区“十佳班主任”“教学名师”“教学能手”、优秀教师、“百名学科领军教师”等多个荣誉称号,被陕西师范大学评为优秀培训学员及聘其为2024至年2025年度中小学(幼儿园)培训专家。
李长太 树人立校 育才有方
李长太,荣获2025年“青海省杰出校长”称号,现任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树人高级中学首任党支部书记、校长。在教育教学管理上,李长太创新管理模式,采用“六口三部”管理体制,充分发挥年级部和处室的管理、服务职能;在日常教学管理上推行级部管理模式,年级部全面负责本年级的教育教学工作,做到时时有检查、事事有落实、日日有通报、周周有汇总;在体育和美育教育方面,通过举办各类活动,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打造艺术气息浓郁的文明校园。
建校五年来,树人中学共向高校输送合格毕业生4000多名,高考综合考核成绩名列全市前茅,顺利实现了高考成绩跨越提升的目标,学校被海东市委市政府评为“教育教学先进集体”。
参加工作28年来,李长太凭着对教育事业的满腔热情,执着追求,自强不息,开拓创新,先后获得全国高中数学联赛“优秀辅导教师”奖、市级“先进教育工作者”、全县“三育人”优秀教师、连续三年被评为全县“高中优秀骨干教师”、连续三年被评为全县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连续七年获得教育局“先进个人”荣誉,连续两次被评为县级优秀校长。
杨丽英 小校大爱 硕果盈枝
杨丽英,荣获2025年“青海省杰出校长”称号,现任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东垣小学校长。杨丽英投身教育事业20余载,严于律己,一直奋战在教学一线。
2014年至2021年,担任民和县川口小学校长期间,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稳居全县第一;2021年9月,担任东垣小学校长期间,面对新校的建设她兢兢业业,从“学校建设与发展、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师资队伍建设、管理创新与特色发展”等方面齐抓共建,四年来学校发生了巨大变化,成果丰硕,2021年被评为海东市校园文化建设示范校;2021年11月被评为海东市平安校园建设示范校;2023年11月被评为青海省体育示范校;2024年2月入选首批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校;在2023年至2024年学年度教育教学质量综合考评中被评为优秀学校;学校累计获各级奖项50余项,展现了学校师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实力。
近年来,先后荣获青海省骨干教师、青海省优秀少先队辅导员;海东市优秀校长、海东市教学能手;民和县优秀校长、民和县优秀教学能手、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太 洛 深入课堂 共研教学
太洛,荣获2025年“青海省杰出教育工作者”称号,现任海东市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岗察乡中心小学校长。自踏上教育岗位34年以来,始终坚守教育一线,团结带领全体教职员工,岗察中心小学实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为了提升学校的教学水平,太洛积极投身教学改革,深入课堂一线,与教师们一同听课、评课、研讨,探索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模式。针对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导推行了“分层教学+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能力,将学生分成不同层次的学习小组,制定差异化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这种教学模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学校的教学成绩显著提升。
作为一名牧区教育工作者,太洛不仅关注学校自身的发展,还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多次组织学校骨干教师与周边薄弱学校开展结对帮扶活动,通过送教下乡、联合教研、资源共享等方式,帮助薄弱学校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2024年度,岗察乡中心小学被评为岗位目标责任考核“优秀单位”,个人荣获“先进教育工作者”“优秀校长”等荣誉称号,循化县教育教学质量监测一等奖等荣誉。
杨有凤 因材施教 教研兴校
杨有凤,荣获2025年“青海省杰出教育工作者”称号,现任海东市第二中学副校长。从教17年来,始终坚守教育初心,将自己的全部精力和热情都投入到教育事业中。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杨有凤不断刻苦钻研业务,认真研究教材教法,研究新课程标准,注重多方位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学习习惯,对工作讲求实效,对学生因材施教。
作为教研处负责人,杨有凤从学校实际出发,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努力为全体教师的发展铺设平台,效果较为显著的是精心、科学组织的每学年优秀人才选拔活动、优质课评比活动、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活动等;搞好“青蓝工程”师徒结对活动及青年教师培养工作;组织教师精心准备上级安排的各类教育教学竞赛活动,并取得优异的成绩。
作为学校副校长,杨有凤从学校管理理念,学校实际出发,在教师备课、上课、作业批改、听评课要求等方面制定切实可行的规范化制度,不断优化教学常规管理,修订完善了《海东二中教学常规基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