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在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谢家滩乡马塘村,地里的作物长势良好,即将迎来丰收季。“收成一年比一年好,大家的口袋越来越鼓,这都离不开村党支部书记赵国元。”村里的脱贫户严海元乐呵地说。

作物长势良好,即将迎来丰收季。
当选支部书记后,赵国元发现村里土地多是各家几亩零散分布。他以党员身份带头,和村“两委”班子成员挨家挨户劝说,把地流转到合作社。面对村民担心“地流转了没保障”的问题,他带着党员上门给村民算细账,算下来不仅省力气,收入还比自己种地高。
村支部牵头整地。
最终,本村和邻村120公顷零散地被整合起来,种上了小麦、马铃薯、豌豆和油菜等作物。
之后,村党支部牵头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合作社负责人,赵国元的第一件事就是吸纳村里28名脱贫户务工。除草、施肥、收庄稼,一年下来,脱贫户人均增收3000元。
“我当时不懂农药用量,多亏村里的党员严海强跟我结对子,教我农药使用剂量和勾兑技巧。”严海元说,如今村民种田技术越来越科学,收成比过去好不少。

村党支部搭台,党员帮着教技术。
“我是村党支部书记,也是农民。只要支部领着、党员带头、村民跟着干,日子肯定越来越有奔头。”赵国元牵头成立种植互助小组,让有经验的农户与新手结成对子,带领村民走上科学种植、共同富裕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