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化隆快讯
化隆县干群共筑防汛“红色堤坝”
来源:海东日报    时间:2025年07月24日    

近日,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遭遇多轮强降雨天气,防汛形势严峻。面对汛情,全县上下将党建引领贯穿防汛全过程,从责任落实到隐患排查,从预警响应到物资保障全面发力,筑牢守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坚固防线。

7月初,省、市启动防汛四级应急响应后,化隆县迅速跟进,各级防汛责任人全员上岗,气象、自然资源、水利等多部门联动,加强雨情水情综合研判,通过短信、广播、微信群等渠道发布多条山洪灾害、农田涝害等黄色预警,对野外放牧、特殊困难群体等重点人群落实“一对一”“叫应叫醒”机制,确保预警无死角。同时,组建385支4000余人的应急救援队伍,储备1.9万件物资及4辆运输车辆,随时待命应对突发情况。

期间,化隆县开展拉网式隐患排查,组织人员对河道险段、在建工程、地质隐患点、低洼区、危旧房屋等重点区域周密排查,重点检查12项在建水利工程、14条河道及382处地质灾害风险点,完成38处一般隐患整治,向各乡镇配发2.8万条防汛沙袋、1600件雨衣雨鞋等物资,为基层应急处置提供支撑。

化隆县各乡镇以党建凝聚防汛合力,党员干部冲锋在前成为鲜明底色。昂思多镇党委启动应急预案,成立以党委书记为组长的工作专班,33支防汛应急队伍分片包干,600余名党员设立“党员先锋岗”,累计转移群众255户1006人,处置道路坍塌等险情2处;32个村的青壮年自发组建“志愿抢险队”,与党员干部并肩作战,绘就“风雨同舟”的动人图景;二塘乡构建“领导班子+驻村干部+村两委”三级联动体系,细化17个村转移路线,组织乡村干部、党员志愿者排查堤坝、河道等区域,排查隐患点11处并整改2处,转移群众5户24人;德恒隆乡实行“两级书记抓总、党员包户”的网格化管理,对16处地质灾害点开展两轮排查,通过“线上+线下”渠道发布预警,发放“防灾明白卡”“转移明白卡”,储备挖掘机、铁锹等物资,确保“备得足、用得上”;谢家滩乡以“党委抓总、支部主战、党员主责”构建三级体系,18个村党支部成立“党员防汛先锋队”,党员干部以“敲门行动”转移群众40户142人;石大仓乡则以“宣传先行、排查精准、储资清障”为准则,党员干部线上线下联动宣传防汛知识,组织力量排查堤坝、沟渠,17个村成立应急队,储备18辆应急车辆、2000个沙袋等物资,疏通堵塞沟渠1处,确保排水畅通。

目前,化隆县在7月防汛期间,未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均得到妥善安置,交通、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均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平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