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真是为我们办了件大实事啊!现在危墙修好了,过往车辆能够正常通行了,孩子上学安全了,我们住在这里也越来越舒心了。”近日,一位租户站在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巴燕镇西下村村口,面对已修缮的墙体由衷地说道。
自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巴燕镇锚定“密切联系群众、切实改进工作作风”这一核心目标,将转作风、提效能融入民生服务全过程,紧盯群众“急难愁盼”精准发力,切实把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惠民实效。
不久前,巴燕镇党委政府领导班子下沉一线开展“开门纳谏”走访调研时发现在西下村,村口主干道一处长约75米的院墙因年久失修、路基下沉,致使墙体出现倾斜、开裂现象。作为村内200余名学生上下学的必经之路,安全隐患引发群众的高度关注。
巴燕镇党委政府迅速响应,经实地勘察评估,墙体随时可能因汛期雨水冲刷发生倒塌,而常规申报项目流程耗时较长,每等待一天,老百姓面临的危险就增加一分,修缮工作已迫在眉睫。巴燕镇党委政府果断采取举措,协调化隆丁香物业有限公司提供物业服务,筹资近10万元,全力开展危墙拆除重建工作。
施工期间,镇政府安排专人全程监管,在施工区域设置醒目安全警示标识,安排人员疏导过往行人车辆,确保施工安全有序推进。经过两周的紧张作业,不仅完成了危墙拆除重建,还同步实施了路基加固和排水渠道修建项目,彻底消除安全隐患。
修缮后的墙体焕然一新,保障了群众出行安全。“党群同心,共绘蓝图,携手同行,共筑根基”16个醒目大字将“密切联系群众”体现得淋漓尽致,这是巴燕镇党委政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又一重要举措。
此次危墙修缮工作是巴燕镇深化学习教育、推动民生实事落地见效的生动实践,以实际行动传递了党和政府的温暖关怀,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提升了基层治理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