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面教学楼的厕所改造后,蹲位隔间都装上了门,地面和墙面干净亮堂,孩子们上厕所的隐私和卫生问题基本解决了”。近日,在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委巡察组的一次回访中,化隆县第一小学的师生们纷纷向县委巡察办的工作人员反馈学校厕所改造后的显著变化。
化隆县第一小学作为全县教育的窗口学校,肩负着1792名学生的教育重任。然而,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却未能跟上学生人数的快速增长。三栋教学楼中,仅有北面教学楼的厕所能够正常使用,而男女卫生间的蹲位数量严重不足,男卫生间隔间门缺失,部分小便池损坏,无法正常使用。管道堵塞频繁,地面污水横流,墙面污渍斑斑,这样的环境不仅难以保障学生的隐私,卫生条件更是令人担忧。
课间仅有10分钟休息时间,全校学生集中上厕所时,厕所内拥挤不堪,学生们往往需要排队等待,甚至有时因轮不到如厕而不得不请假。这一问题不仅给学生带来了极大不便,更成为了家长们心中的一块“心病”。厕所问题,成为了校园内亟待解决的急难愁盼问题。
今年4月份,化隆县委巡察组对县第一小学党支部开展联动巡察时,深入了解了师生们的实际困难和诉求。在听取了师生们的“吐槽”后,巡察组意识到,厕所问题关乎师生的切身利益。
县委巡察办迅速核实情况,并向化隆县教育局党组、第一小学党支部下发了巡察工作建议书,建议书明确要求第一小学党支部务必高度重视学生“如厕难”问题,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制定整改措施。
在县委巡察办的有力推动下,化隆县教育局党组和学校立即行动起来。教育局党组第一时间组织人员实地勘察,对东面、北面教学楼的上下水系统进行全面维修与更换,学校也紧锣密鼓地开展排污管道改造、隔间门安装等修缮工作。
经过紧张的施工,学校新增了10间厕所、40个蹲位,北面教学楼男厕所安装了20个隔断,东面教学楼10间水厕也已开通使用。这些改造措施有效缓解了学生如厕难题,使得学生们在课间能够更加方便、快捷地上厕所。
此外,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师生如厕难问题,化隆县教育局党组还规划修建了一栋投资70万元、面积160平方米的室外水厕。这一项目的实施,将进一步改善学校的卫生条件,提升师生的生活质量。
在解决化隆县第一小学厕所问题的同时,化隆县教育局党组还举一反三,对全县其他学校类似的学生如厕难问题进行了全面排查。通过排查,发现了部分学校也存在厕所蹲位不足、卫生条件差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教育局党组制定了详细的整改方案,并督促相关学校迅速行动起来,进行整改。
在厕所改造工程完成后,县委巡察组再次来到化隆县第一小学进行回访。这次回访中,师生们纷纷表示对改造后的厕所非常满意。他们表示,现在厕所环境干净整洁,隐私得到了保障,卫生条件也得到了极大改善。学生们再也不用因为上厕所而排队等待或请假了,家长们也对此表示高度认可和赞赏。
化隆县委巡察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开展教育系统联动巡察是坚定不移地走群众路线的重要举措。通过巡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实实在在为学校和师生解决实际困难,是巡察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下一步,县委巡察组将继续围绕师生关注关心的急事愁事,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