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助推“一宣三促”活动落实落细,近日,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纪检监察干部通过宣讲政策、倾听民声、监督检查、解决难题,“小切口”整治民生领域“微腐败”,护航全县春耕生产。
“知道村里的三资主要指哪些吗?”“老乡们,你们申请了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吗?”在宣讲过程中,化隆县纪委监委派到沙连堡乡的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班子成员以“集中宣讲+入户走访”的模式,走进农户家与村民面对面交流,向村民详细解读产业扶持、就业帮扶、医保及养老保险等政策内容。针对大家关心的子女教育、养老医疗、务工就业等问题,倾听诉求耐心答疑,保障各项政策深入民心。
与此同时,扎巴镇纪委通过“田间课堂”“庭院会”等形式,深入村组、农户,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群众解读党的二十大精神、乡村振兴战略及惠农惠民政策,重点讲解农村“三资”管理、小微权力监督、民生领域保障等群众关切内容,同步发放《基层廉政监督手册》80余份,现场解答群众疑问30余条,切实打通政策宣传“最后一公里”。
“乡上纪委的同志通过查阅物资发放台账、公示公开资料、走访农户等方式,对农资发放情况逐一核查,杜绝优亲厚友、冒领私分等现象发生,现在有他们的监督,我们开展工作更顺心,农民领取物资也放心。”沙连堡乡关巴湾村党支部书记说。
为全面了解化隆县“三农”工作现状,摸清底数,找准制约“三农”发展的突出问题和短板弱项,县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深入沙连堡乡、群科镇、查甫乡围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开展调研,提出工作要求。
同时,县纪委监委聚焦民生领域开展监督,针对发现的个别村产业发展进度滞后、人居环境整治不彻底等问题,提出整改建议3条并督促立行立改。其他各乡镇纪委紧盯春耕备播关键环节,围绕统种共富项目申报、种子、地膜等农用物资发放情况,开展全方位监督检查,累计发现并督促整改问题25条,杜绝优亲厚友、冒领私分等现象发生,确保农资发放公平公正。
截至目前,化隆县纪委监委持续深化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把监督、办案、整改、治理贯通融合,深入剖析查处的典型案例,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18份,完善制度机制24项,给予党纪政务处分50人,组织处理45人,查办案件追回资金143.89万元,督促职能部门返还资金3892.19万元,解决民生实事163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