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化隆快讯
让彩礼缩水 使婚俗简省
来源:海东日报    时间:2025年02月14日    

“我们村的彩礼普遍都不高,在10万元左右,最高也不超过12万元。前两天初一村、初二村两个村两对新人结婚,虽然彩礼不高,但也不失热闹和体面。”2月7日,说起村里移风易俗方面的成就,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初麻乡初二村村委会主任马阿布都打开了话匣。

初一村、初二村两个村,比邻而坐,是纯撒拉族村,两村共有常住户336户。两村之间仅一座桥之隔,村民往来频繁,相互结亲的村民较多。为了打破婚俗方面的陈规陋习,多年前,两村就成立了红白理事会,每年都会组织村民代表根据《海东市移风易俗促进条例》和县、乡有关规定修订完善《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章程》。

村里红白理事会成员还会结合志愿服务、民俗文化活动等,逐户宣传和引导村民破旧立新,树立正确的婚嫁观念,抵制高价彩礼,制止铺张浪费、盲目攀比等不良风气,让广大群众成为移风易俗的制定者、执行者、监督者和受益者。

今年46岁的初二村村民韩舍木四家中有3个女儿和1个儿子,现如今,大女儿和二女儿都已成家。当初在操办女儿们的婚事上,韩舍木四拿定主意,女儿们的婚礼要新办,不能讲排场、铺张浪费。在韩舍木四看来,儿女的婚事不是买卖,高额的彩礼意味着更大的负担。此后,越来越多的家庭尝到了简办婚事的甜头,大家对红事新办、白事简办的认同感和参与度普遍提升。

积极履行嫁娶新风尚,彩礼低于12万元的一次性奖励50个积分……初二村将婚事新办作为积分奖励的重要依据,纳入本村新时代文明积分超市积分记分方法中。

乡村治,百姓安。近年来,初麻乡依托现有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阵地资源,通过全面健全完善“一约四会”村民自治机制,细化村规民约、规范红白理事会章程等举措,积极发挥党员干部、“五老”人员、乡贤人士等群体的示范引领作用,利用“红黑榜”“新时代文明积分超市”等评价制度,坚决抵制高价彩礼,破除婚嫁陋习,持续推进乡村移风易俗。

不仅如此,初麻乡还充分利用网格化管理工作机制,落实红白理事会成员监督责任,一对一入户宣讲,立足实际,讲方法重引导,综合治理人情攀比、铺张浪费等现象,树立新风与尊重传统并举,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喜事俭办等婚丧嫁娶新风尚,切实减轻群众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