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化隆快讯
移风易俗绘就文明乡风新底色
来源:海东日报    时间:2025年01月13日    

婚事新办、不要彩礼的多了,丧事简办、厉行节约的多了,大操大办讲排场的少了、小事不办的多了,房前屋后、街道干净整洁了,参加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志愿者多了,村民文明守礼、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这是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扎实推进移风易俗工作取得的喜人变化,也是持续建设文明乡风的点滴缩影。

自2024年以来,化隆县在全县范围内掀起了一股移风易俗的热潮,通过一系列举措和活动,旨在弘扬文明和谐的社会风气,摒弃陈规陋习,树立文明新风尚。这一系列行动不仅得到了广大群众的积极响应,也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全县的乡村振兴和社会文明进步注入了新的活力。

要移风易俗树立新风,不要大操大办互相攀比;要美化环境爱护公物,不要乱丢污物损人利己……走进化隆县群科镇滩北村,宣传栏上的村规民约十分醒目。村道干净整洁,垃圾箱整齐摆放,处处展现出推行村规民约带来的可喜变化。

除了看得见的环境悄然发生着变化,看不见的乡风也在潜移默化中发生改变。“这几年,村里大力宣传移风易俗,大家的观念都在转变,我也不能落后。”村民张飞告诉记者,去年年初,他的女儿出嫁时婚宴只请了3桌关系最亲的亲朋好友,仪式非常简朴,能明显感觉到邻里间的人情负担减轻了不少,关系也更加和睦了。

“以前生怕彩礼要低了,现在村民们比谁家的彩礼低。”群科镇若加村党支部书记卡桑安说,若加村近些年的婚嫁喜事中,“低价彩礼”的比例高达90%。目前,群科镇每年在红白事中能节约开支2000余万元。

一城文明风,崇德又知礼。据了解,自移风易俗工作启动以来,化隆县制定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县委县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移风易俗工作,明确目标、任务和责任。各乡镇、各部门、各单位也积极响应,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了详细的工作方案,确保移风易俗工作落到实处。

为加强宣传教育,化隆县充分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村(社区)活动室等阵地,开展形式多样的移风易俗宣传教育活动。通过举办宣讲会、发放宣传手册、悬挂横幅、张贴倡议书等方式,向广大群众普及移风易俗的重要性和具体内容,引导大家自觉抵制封建迷信、人情攀比等不良风气,树立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厚养薄葬等文明新风尚。

同时,化隆县还注重发挥党员干部的带头示范作用。通过签订移风易俗目标责任书,严格落实党员干部、公职人员及“两代表一委员”红白喜事操办报备制度,带头抵制不良风气,以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移风易俗工作。

为进一步推动移风易俗工作深入开展,化隆县组织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其中,“移风易俗宣传月”活动尤为引人注目。活动期间,化隆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县委宣传部牵头,联合县直各单位、各乡镇组宣委员、12支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等,通过文艺演出、现场宣传讲解等方式,向广大群众广泛宣传移风易俗的重要意义和具体内容。

文艺演出中,歌曲、小品、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轮番上演,紧扣移风易俗主题,通过生动的表演和贴近生活的情节,让群众在欣赏文艺节目的同时,深刻认识到移风易俗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此外,化隆县还组织开展了《海东市移风易俗促进条例》宣传月集中宣传活动。通过发放宣传手册、悬挂横幅、现场解答群众疑问等方式,向广大群众普及移风易俗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进一步提高了群众的知晓率和参与度。

经过一系列的努力和措施的实施,化隆县移风易俗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广大群众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厚养薄葬等文明新风尚逐渐深入人心。许多村民表示,愿意从自身做起,改变不良习惯,支持并参与文明新风的建设。

同时,化隆县乡村环境也得到了显著改善。各乡镇、村(社区)充分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的阵地作用,集中开展移风易俗宣讲和志愿服务活动,引导群众自觉维护环境卫生,共建美好家园。自去年以来,化隆县共开展志愿服务活动7964次,受众达4万余人次。

如今,化隆县乡村面貌焕然一新,文明新风扑面而来。今后,化隆县将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力度,提高群众的知晓率和参与度,确保移风易俗工作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