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来,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以乡村振兴为引擎,聚焦解决就业、医疗、教育、交通等民生领域问题,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下功夫,社会各项事业取得新业绩。
去年,化隆县聚焦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这一主线,举全县之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现防返贫与稳增收同步推进、补短板与建机制同步实施、促巩固与抓衔接同步落实;聚焦“三保障”和饮水安全,全面落实各项惠民政策,大病患者救治率、主要慢性病患者履约服务率、家庭医生签约率均达100%,饮水安全保障率96%,义务教育巩固率为98.06%,“雨露计划”毕业生就业升学率为93.4%。全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4515元,增长6.5%,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达15917元,增幅7.5%,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39913元,增幅4.5%,群众持续稳定增收的基础得到进一步夯实。
同时,着力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统筹1.44亿元衔接资金和东西部协作资金实施各类到户产业、扩大种植面积奖补等项目62项,并持续深化党建引领东西部协作,创新推行锡山-化隆八大党建联盟共建模式,实现两地多维共融。大力培育扶持新型经营主体,推动“统种共富”土地合作经营模式,实现集体增效、群众增收。科学运用“四个一批”盘活闲置资产,持续巩固村集体经济“破零”成果,全县362个行政村村集体经济年内累计收益达4275.92万元,乡村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在全力推进乡村振兴试点村建设方面,高位推动全域无垃圾整治行动,大力开展“三清三改”专项行动和“四小工程”改造,完成“厕所革命”改造任务1686座,实施农牧民居住条件改善工程2192户,打造乡村建设示范村26个、产业示范村8个、治理示范村7个,形成了一批生态环境优良、村容村貌靓丽、设施配置到位、管护机制落实的美丽乡村典型。
全力巩固控辍保学成果,推进教育布局调整,黄河中学建成投用,义务教育学校办学质量评价合格率100%,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升,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县人民医院急诊急救“五大中心”建设,医疗服务能力持续攀升。实施就业优先政策,全县完成劳动力转移10.6万人,脱贫劳动力务工就业总人数达1.6万人,职业教育就业率达94.6%。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常态化救助帮扶,发放高龄补贴、城乡低保、临时救助等各类补助资金2亿元,群众生活更有质感、更有温度。
积石山6.2级地震发生后,化隆县第一时间启动Ⅱ级应急响应,积极开展受伤人员救治、抢险救灾、物资调运、转移安置等工作,累计发放临时性救助资金31.87万元、救灾食品29.76吨、物资2.37万件,设置集中安置点4个,灾区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全面开展受灾群众核灾定损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总投资4.42亿元实施灾后恢复重建项目25个,目前已全部完工。截至目前,灾后农房加固重建农户已全部回迁入住,灾区群众生产生活秩序有序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