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冬时节,雪后的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巴燕镇银装素裹,街道两旁的暴马丁香树披上了洁白的雪衣,宛如童话世界般宁静而美丽。
走进化隆丁香物业有限公司,映入眼帘的是一片忙碌而有序的景象。办公室内,工作人员正埋头登记台账,为各村的保洁员发放手套、口罩等劳保工具,每个人都显得那么认真与专注。
巴燕镇,这个曾经以传统农业为主的小镇,如今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革。在乡村振兴的浪潮中,巴燕镇党委政府高瞻远瞩,寻找着适合当地发展的新模式。2023年7月,经过充分的市场调研,巴燕镇党委政府决定打破以往各村单打独斗的局面,协调西下、西上、南街、北街、东上、东下、尕西沟7个村集体入股,共同成立了集体权属公司——化隆丁香物业有限公司。这一创举不仅实现了资源的有效整合与优势再分配,更为巴燕镇的乡村振兴工作找到了新的突破口。
公司的成立,如同一股强劲的春风,吹拂着巴燕镇的大地。公司成立后,首先着手对辖区38个村、3个社区的公益性岗位保洁员进行了集中统一管理。他们为各村配置了大型垃圾箱,并建立了生活垃圾“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的优化处理模式。这一举措不仅极大地改善了辖区环境面貌,而且实现了乡村环境整治的精细化、专业化、常态化管理。同时,公司还投入资金15万元,购置了勾臂式垃圾运转车、保洁电动小车等设备,进一步提升了环境整治和生态治理的能力。
得益于丁香物业,昔日垃圾遍地、尘土飞扬的巴燕镇,如今已变得整洁有序,环境优美,居民的生活品质得到了显著提升。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在巴燕镇,冶军无疑是一位名副其实的能人。他当过村干部,承包过城区环卫工程,还是当地有名的人民调解员。对巴燕镇各地的风土人情十分熟悉,加上他懂乡村、会经营的能力,他便成为了物业公司负责人的不二之选。
冶军上任后,跑遍了周边38个村,凭借他的真诚与智慧,顺利签下了38个清洁服务订单,为公司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他的带领下,丁香物业公司如虎添翼,业务蒸蒸日上。
公司的成立与发展,不仅带来了经济效益的提升,更重要的是为当地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实惠。截至目前,化隆丁香物业有限公司已成功吸纳了38个村的脱贫户、监测户为员工,解决了150余个就业岗位。这些岗位不仅让脱贫户和监测户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更让他们在家门口就能就业,照顾家庭的同时还能为家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上圈村监测户赵玉娟便是其中的受益者之一。她在丁香物业公司干保洁员已经一年多了,现在年收入在5000元左右。说起这份工作,赵玉娟满是感激:“在村里的帮助下,我现在在家门口就能赚钱,还能照顾家里,真是太好了!”她的笑容里充满了对生活的满足和对未来的希望。
除了吸纳就业,公司还通过入股分红等多种利益联结机制,让老百姓共享发展红利。村民不仅可以通过入股分红获得稳定的收入来源,还可以通过参与公司的各项工作,提升自己的技能与素质。这种“公司+村集体+农户”的发展模式,不仅激发了群众的内生动力,还有效提升了基层治理能力,为巴燕镇的乡村振兴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去年8月,化隆丁香物业有限公司的发展再上新台阶。他们与海东三卓网络科技公司达成了战略合作,成立了化隆丁香物业有限公司广告文印部。这是巴燕镇首家乡村振兴实体店,也是丁香物业公司拓展业务范围、实现多元化发展的重要一步。
小小文印部,发挥大作用。这个广告文印部的成立,不仅解决了部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还为当地的干部提升电脑操作水平提供了培训平台。
巴燕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韩永飞介绍道:“通过提供实习及培训机会,我们成功为2名‘雨露计划’大学生提供了入职前计算机操作实习岗位,目前均已就业。同时,我们还举办了计算机能力提升培训班3期,培训人次达170余人。”这些举措不仅提升了当地干部和群众的计算机操作水平,更为他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便利和效率。
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丁香物业公司从未停止前进的脚步。“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扩大公司业务范围,探索乡村物业进小区的模式。”冶军满怀信心地说,计划将丁香物业公司的服务范围拓展到城市小区中,通过提供专业化的物业服务来拓展营收渠道,并提高员工绩效工资收入。同时,他们还将为150余名脱贫户(保洁员)缴纳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费用,让他们享受到更加全面和贴心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