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化隆快讯
饱蘸绿意写芳华
——海东在推进高质量发展中书写“生态答卷”
来源:海东日报    时间:2024年12月17日    

▲近年来,海东市乐都区生态治理成效显著。图为乐都区朝阳山公园。 ◀在化隆回族自治县黄河湿地越冬的大天鹅。

这是一座“靓丽”的城市,抬头见蓝;这是一座幸福的城市,岸清水澈……

虽然时值冬日,即便失去了绿色的装扮,河湟谷地却以其独有的韵味展现着非凡的魅力,尤其是一场场不期而至的大雪,更是将这片土地装点得银装素裹,分外妖娆,美不胜收。

在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群科镇安达其哈村的黄河岸边,游客刘胜男由衷地感叹:“海东的冬天同样不缺生态美景,我们期待着再次和大天鹅相会。”

生态底色更加亮丽!这不仅是外界对海东的第一印象,更是对海东市多年来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不懈努力的高度评价。

坚决保护一片蓝天

作为黄河上游重要的生态功能区以及青海东部的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海东的生态地位不言而喻。近年来,海东市牢固树立“两山”理念,聚力打造生态文明高地,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各类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取得实质性进展。

绿色发展指数长期位列全省前列,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加快形成,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取得实效,“两山”转换路径更加清晰,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持续提升,为海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环境保障。

海东市始终坚持管治结合,大气环境质量稳中向好。坚持扬尘源、燃煤源、移动源、工业源、其他面源“五源齐控”。聚焦建筑工地扬尘、散煤燃烧、机动车污染、企业废气排放等重点领域,严格落实“抑尘、减煤、控车、治企”措施,健全完善大气环境网格化监管机制,组织实施重污染天气消除、空气污染防治等标志性战役。

狠抓城市建筑施工和道路扬尘防控,开展重点区域建筑工地巡查检查和重点项目驻场监管帮扶,加速推进铁合金、水泥行业深度治理、超低排放改造等,确保大气环境质量总体向好。

这几年,海东逐绿而行,摘下了一枚又一枚沉甸甸的生态“勋章”:2021、2022年连续两年在全省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中获得优秀;2023年全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4.9%,PM2.5浓度为28微克/立方米,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3.52,达到历史最优值。

协同共护一湾碧水

清清河水穿城过,无边风景入画来,是海东一道不可不看的风景。这背后,凝聚着孜孜不倦地付出。

海东是青海东部门户,黄河、湟水河两条母亲河贯穿全域,担负着坚守青海东部门户生态屏障的政治责任和一江清水出城出省的历史责任。

为将水环境治理向纵深推进,海东市坚持“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灾害”四水同治,统筹推进三大流域综合整治,湟水河干流508个入河排口已全面完成整治和验收,黄河干流135个入河排口已全部完成整治,大通河干流1个入河排污口已完成整治,29条重点支流共358个入河排污口已全部完成溯源、296个排口整治,截至目前,整治率达93.8%。

同时,加快实施城镇污水处理设施、湟水河污染防治、生态修复和城镇雨污分流管网改造等重点工程,积极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全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村庄达到403个,管控认定村庄423个,治理率管控率达到52.3%。

在完成30个“千吨万人”水源地保护区划定和规范化建设基础上,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开展“百吨千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定工作。

持续开展“守护母亲河推进大治理”专项行动,严格落实“河湖长制”,强化上下游联防联控,全力以赴确保“碧水长流”。水环境考核指标达标率连续五年实现100%。

而这,只是海东大刀阔斧治理生态环境的一个缩影。

全力守护一方净土

为强化土壤污染源头防控,海东市严格农用地土壤环境管理和建设用地安全管控,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和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有效防范土壤环境污染风险,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100%。同时,强化自然地保护建设,持续开展“绿盾”行动。积极推进“无废城市”建设,乐都区、平安区、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等县区垃圾填埋设施市场化规范化运行水平不断提高。

近年来,海东市坚持合力攻坚,市县两级高位推动、精准施策、保障资金,一体推进各类反馈问题整改。截至目前,前两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省级例行督察等11轮次生态环保类督察检查反馈的791项问题完成整改769项,正在整改22项,其中两轮中央环保督察、两轮黄河警示片、省委湟水河专项巡视等反馈的问题均全部完成整改。

第三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任务共21项65条措施,已完成9项任务、45条措施,督察期间受理的228件群众信访举报件已办结227件;37座小水电站完成清理整改36座,剩余1座正在推进。988处雨污混接错接问题,已完成整改297处,超额完成年度整改任务。全面完成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化隆回族自治县等污水处理厂提质增效项目,每日新增污水治理能力2.9万吨。

海东市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严格落实“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制度,严格环境准入负面清单管理。严格落实节能减排政策,严控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超额完成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目标任务,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做强做优零碳产业园区建设,持续推动高质量发展、绿色发展,绿色低碳产业比重逐步提高。高质量推进绿色海东“三山绿色屏障”“三水绿色河谷”“三峡绿色城区”全域生态振兴工程,全面落实河湖长、林草长制,扎实推进撂荒地整治、湿地生态修复和全域国土绿化、城市重点片区绿化。目前,全市林地面积达12.54万公顷,草原植被覆盖率达56.82%,森林覆盖率达36%,市域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34.93%。

生态美才有产业兴,产业兴才能百姓富。海东市正在深化改革中全力抓好生态环境保护,聚焦打造生态文明高地,深度融入国家公园示范省建设,以持续巩固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抓手,以更高标准完成各类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坚守生态环境安全底线,坚决筑牢青海东部生态安全屏障,不断擦亮绿色发展底色,奋力打造山青水绿天蓝的生态海东,为青海打造全国乃至国际生态文明高地作出海东贡献。

跨过绿道青山、穿越碧水蓝天,如今的海东,正饱蘸绿意,书写精彩壮美的生态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