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积极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理念,大力实施“民族团结+增进民生福祉”融合工程,将民族工作与民生工作深度融合,不断夯实民生保障基础,及时解决困难群众急难愁盼等问题,持续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全县民生保障体系建设。
化隆县充分发挥社会救助兜底保障作用,将全县符合救助条件的各民族困难家庭及时纳入低保和特困供养、临时救助范围,全力做好民族地区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全面摸排困难群众生活情况,按政策积极为全县困难群众、低保对象、特困供养、残疾人等发放生活补助补贴,为全县1270户5117名困难群众发放了临时救助资金。节假日期间为孤儿、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等送去温暖,为111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发放基本生活保障金,为32名孤儿发放基本生活保障金,通过各项活动用心用情呵护祖国的花朵,搭建民生保障“连心桥”,积极书写温暖民生答卷,民族团结之路根基不断夯实。
在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方面,化隆县积极探索建立“养老、医疗、康复”三位一体的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体系,扎实推进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家庭经济困难老年人适化改造,努力为各族老年人提供优质、贴心的养老环境。依托现有资源,推进助餐服务,加强养老服务设施管理运行,成立老年人“幸福食堂”,每日为老年人提供助餐服务,成为实现“家门口的养老服务”的有力举措,进一步解决了辖区老年人特别是高龄、孤寡、独居、空巢老人最现实、最迫切的“一餐热饭”的难题,现有87名老年人享受全方位的集中服务,2800多名老年人享受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各族老年群众感受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温馨与和谐,“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的幸福底色愈发浓厚。
同时,化隆县提高社会事务服务水平,规范婚姻登记标准化建设,全面提升婚姻登记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积极推进殡葬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的整治工作,确保殡葬领域各项工作走深走实,教育引导全县各族群众倡导移风易俗,营造现代文明的社会新风尚。充分尊重各民族文化习俗,按照有关规定予以安葬。逐步规范社会组织登记管理,有序开展社会组织年检,强化沟通衔接及日常监管,防范社会组织领域风险隐患,促进社会组织充分发挥功能。强化政策宣传教育引导,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现场宣讲、线上视频号等开展政策、法规宣传,利用民政服务机构入户调查等契机,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与业务工作相结合,面对面向群众宣传民族政策、法律法规,教育引导各族群众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不断推动各族群众和睦相处、和谐发展。强化干部教育培训,先后举办社会救助政策培训班12次,引导民政干部树立为民服务意识,提升干部为民办实事的能力,共编印发放《社会救助政策文件选编》《社会救助政策宣传册折页》12000余份,让广大群众及时了解国家政策,提高各族群众对民政政策的知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