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国家的好政策!村里帮我填申请表,让我对发展养殖业更有信心了,以后我会好好干,扩大养殖规模。”金秋时节,在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昂思多镇五道岭村,脱贫户马成功充满自信又感激的话语响彻着这个山乡小村。
记者了解到,今年马成功养殖了4头牛,根据奖补政策,他将获得2.5万元的最高产业项目补助,这让马成功的脸上“挂”满了笑容。
马成功获得产业补助只是化隆县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昂思多镇坚持把产业发展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积极推进到户产业项目,确保每一分乡村振兴衔接资金都用在刀刃上,精准实施到户产业项目,让村民们真正受益。
为做好2024年第二批到户产业验收工作,昂思多镇对辖区内16个村36户脱贫户、监测户申报的种植养殖到户产业项目进行了实地察看,并严格对照标准进行验收。这种细致入微的工作态度,确保了到户产业发展的真实性和有效性,让村民看到了实实在在的成果。
在化隆县,乡村振兴的春风不仅吹进了昂思多镇,更吹遍了全县的每一个角落。在这里,农村产业发展新路径不断推进,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全县村级集体经济在多个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化隆县362个村累计收益达到了2.16亿元,其中中等村占比达到了70%,强村占比达到了10%……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化隆县对新型村级集体经济项目的扎实推进。
今年,化隆县实施了包括昂思多镇到户产业项目、甘都镇幸福村村级集体经济蔬菜种植大棚建设、阿河滩村村级集体经济(文化旅游)项目等在内的12项新型村级集体经济项目,总投资达到了1132.8万元。截至目前,已有10个项目开工,资金支出率达到了81%,其中8个项目已经完工,其余4个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中,预计10月底将全面完工。
值得一提的是,化隆县积极探索多村联合、资产增收的发展模式,在巴燕镇成立了化隆县首个农村物业公司——化隆县丁香物业有限公司,通过吸纳就业、入股分红等多种利益联结机制,打破了原有各村“单打独斗”的局面,形成了“村村入股、村村参与、村村分红”的工作格局,这一创新举措不仅有效推动了村级集体经济健康快速发展,更让老百姓共享了发展红利,得到了真正的实惠。
在巴燕镇的另一个村——金家庄村,化隆县打造了全省首个“统种共富”种植基地,种植马铃薯133.33公顷,为脱贫户、监测户提供就业岗位120个,增加群众收入12.6万元;化隆县昂思多镇德加村,通过实行“村户合作、集体经营、利益共享”的种植模式,统种青稞260公顷,形成了“绿色种植+深加工+销售”产业链,促进了一二三产的深度融合发展;化隆县安排1760.99万元资金在巴燕镇金家庄村等10个乡镇21个村实施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项目,重点扶持种植养殖、粮油加工等项目,持续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益……
近几年,化隆县还积极探索资产租赁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模式,2018年至2024年,全县17个乡镇236个村共计投入1.71亿元购置商铺用于对外租赁。截至目前,累计收益4143.878万元。
除了资产租赁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外,化隆县还积极探索土地经营合作新模式,创新推行“党建引领、统种共富”土地合作经营新模式,成立村级经济合作社,将土地归于集体经营,实现了统一耕种、统一管理、统一收获、统一销售,不仅破解了基层组织服务能力弱、农村“空心化”、耕地撂荒、规模化经营程度不高等问题,更让村民们看到了农业现代化的希望。
如今,化隆县的乡村振兴工作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村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村级集体经济蓬勃发展,一幅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的乡村振兴新画卷正在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