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化隆快讯
千年古村焕新生
来源:海东日报    时间:2024年06月29日    

错落有致的乡村民居,别具一格的风情农庄,丹霞山巍峨挺拔,黄河水缓缓流淌……6月26日,2024浪山浪水浪海东直播推介活动第五站,走进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甘都镇阿河滩村。

阿河滩地质文化村是撒拉族聚集的民俗村,也是青海省首个地质文化村。近年来,化隆县利用黄河优势,借助民族文化、民俗文化、地质文化打造了乡村旅游项目,改善建设了集生态、旅游、观光、休闲为一体的人文遗迹和地质景观,生动讲述着阿河滩村的“前世今生”。

“你看,这个是我绣的九曲黄河风景图,还在全省比赛中得三等奖了呢。”走进阿河滩村,化隆县河湟刺绣传承人张桂姐正展示介绍着自己的绣品,据介绍,这幅九曲黄河风景图绣了大概40多天,运用了640多种绣线。

记者凑近一看,整个图以红线和蓝线为主进行刺绣,精湛的针法将九曲黄河湾的碧水丹山展现得淋漓尽致。为了让参观者从绣线针法变换、绣纹图案构形、绣底色彩选择等方面感受中华刺绣文化的艺术魅力,真正在雅俗共赏中体味到绣品的诗性气质,张桂姐采用实物与局部放大图片相结合的展陈策略,用细节揭晓“一线生花”的诗性秘密。

“真的和实物图一样,远看都看不出来是绣的。”游客李先生感叹道。

现场展示的还有各式各样的绣品,团扇、挂件、抱枕、装饰画……这些都是张桂姐和她的徒弟们的“心血”。

张桂姐告诉记者,今年四月份,化隆县建成了非遗工坊,设有非遗形象区、非遗档案区、千年技艺工坊体验区、手艺加工区、非遗表演区、文创销售区六个板块,涵盖青绣、唐卡、皮雕、木雕、面塑、剪纸、金银器、面具、砖雕、麦秆画、黄河石掐丝珐琅等15类化隆特色非遗项目,共陈列展品400余件。

据了解,截至目前,化隆县共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5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39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74项。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名、省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名、市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5名、县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00名。

“非遗工坊不仅可以让非遗文化走进人们的生活。除了实物展览外,我们的作品还可以通过现代技术呈现在参观者的面前。”张桂姐说道。

近年来,化隆县不断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依托非遗工坊,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展示非遗魅力,将化隆县优秀的“指尖技艺”转化为“指尖经济”,实现传统工艺振兴与乡村文化振兴同频共振、活态传承与创新发展交织共生。

作为青海省首个地质文化村,也是黄河流域首个以少数民族文化为主题的地质文化村,这里不仅有黄河河曲、丹霞地貌和彩色丘陵,有树龄800多年的古榆树,有1000年前的古城遗址,还有古朴瑰丽的撒拉族女儿绣、高大气派的撒拉庭院、丰盛诱人的传统“撒拉宴”和姹紫嫣红的花海……

在阿河滩村有一座距今600多年历史的汉藏式建筑风格的清真寺,该寺在1988年被青海省政府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被评为国家重点文化遗产保护单位。如今已经对外开放,是村里一个远近闻名的景点。

同时,村里还有一棵800多年树龄的古榆树,树干需要8人合抱,树心已经枯死,内有一个巨洞,村民们在里边摆了茶水台,闲暇时坐着乘凉喝茶。古榆树虽然内心空洞,但是依旧枝繁叶茂。如今,古榆树已经成了“网红”树,曾有几十家媒体对它进行了报道,游客来村里也都会与它合照。

“酒香不怕巷子深”。近年来,阿河滩地质文化村定位于“地质+生态旅游”的模式,大力发展地学科普、旅游研学等,塑造文旅融合新模式,乡村旅游影响力不断扩大,让这个千年古村有了新的活力,也让越来越多的游客知道在黄河边有一个特色撒拉族村落,更让这座古老的千年传统村落开始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现在的阿河滩村处处见景,已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打卡地,每逢夏季,来这里游玩的游客络绎不绝。未来,阿河滩村将持续“厚植文化根基,坚守绿水青山”,统筹协调推进乡村旅游产业,通过乡村旅游撬动经济发展,努力把阿河滩村打造成宜居宜业宜游宜乐的文化生态旅游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