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化隆快讯
八宝山下秀美藏乡展新颜
来源:海东日报    时间:2024年04月07日    

初春时节,走进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雄先乡,就仿佛走进了山的王国。山顶云遮雾绕、积雪终年不化的八宝山和岗山像两座“山神”,静静守望着雄先这朵高原上的“格桑花”。

近年来,雄先乡以党建引领全面深化乡村治理,助推现代农业、乡村旅游等产业蓬勃发展,奏响了乡村振兴“奋进曲”。

在雄先浩源堂种植专业合作社的马铃薯地里,一群戴着红头巾的藏族妇女正在铺地膜,远远望去,已铺就的成片马铃薯地膜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浩源堂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赵顺浩介绍说,近年来他们凭借着国家的各项惠农政策,合作社自2017年成立起来后就开始盈利,尤其这两年马铃薯收购价不断攀升,给足了他们发展的决心和信心。

说起自己的“发家史”,赵顺浩有着说不完的话。“脱贫攻坚前期我家是村上出了名的贫困户,父母岁数大了,我毕业又出了车祸,躺在床上生活无法自理,村上就把我家纳入了贫困户,流水般的帮扶‘飞’到我家,缓解了家里的窘境。我康复以后乡上的领导经常给我做思想工作,我也意识到作为一个大学生应该靠自己过好日子,而不是一直等接济……”从一名大学生到村医,到合作社负责人,再到如今的村党支部书记,赵顺浩感慨万千,他和许多村民一样,都借着惠农政策的“春风”一路生长。

赵顺浩是雄先乡400多户如他一般借着惠农惠民“春风”迎风生长的脱贫户的缩影,如今他们在各自领域用他们的勤劳、果敢和智慧努力向前奔跑,过上了粮仓满、钱包鼓的新生活。

春日暖阳下的黄河岸边,杨柳依依,流水潺潺;一场春雨过后的黄河岸边,连翘摇曳,杏花点点。这是黄河流经海东的“第一村”,享有“八宝山下小江南”美称的雄先乡下米乃海村如今的模样。

近年来,雄先乡党委、政府充分利用下米乃海村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不断完善基础设施,以“农旅结合”的发展思路打造“特色旅游+餐饮+农耕体验+农副产品销售”为一体的沿黄旅游产业,大力培育农家宾馆、农家乐和民俗风情园,现有农家宾馆24家、农家乐19家、民俗风情园1家,村民在家门口做起生意,腰包也鼓了起来。与此同时,化隆县2023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交通补短板项目总投资360万元拓宽了下米乃海村的旅游道路,有效缩短了群众出行时间,消除了道路安全隐患,提升了旅游交通服务品质,为下一步黄河上游乡村旅游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有效带动了雄先乡全域经济发展。

近年来,雄先乡抓住“产业振兴”的机遇,围绕中央、省市县政策方向,大力争取扶持资金,因地制宜高标准谋划产业项目。如今的雄先乡,各个村庄都展露出了新颜。

巴麻堂村拔地而起的游客接待中心和花科村一排排崭新的磨面机、榨油机都是雄先乡党委、政府在新蓝图上绘就的一笔浓墨重彩。

“书记,过两天我们家要办喜宴,我再来确认下村规民约上新规定的礼金和喜宴标准。”洛麻村驻村第一书记仁青多杰接到群众的电话咨询。自上任以来,洛麻村驻村工作队致力于群众增收、减负,通过召开村民会议征求意见,上门走访做思想工作等措施不断完善村规民约,新规试行以来,洛麻村累计为群众减少近8000元的人情负担。

在其大吉村,运行近7个月的积分超市有力推动了其大吉村基层治理水平。群众通过打扫环境卫生、调解邻里纠纷、参与集体活动等方式在家门口实现了志愿服务活动,在日常“攒”积分的过程中,“攒”新了村民的思想观念,养出了“举手之劳”的好习惯,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

为提升乡村治理水平,推动形成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文明乡风,雄先乡积极探索乡村建设新路径,深入开展“七五”普法、“平安雄先”建设等活动,群众法治宣传教育率达100%;同时,开展以“推动移风易俗,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的文明实践活动,向村民宣传新思想,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厚养薄葬等良序美俗,着力营造风清气正、文明节俭的社会风尚。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出发。在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雄先乡将继续按照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发展总体要求,凭实干笃定前行,抓住机遇踔厉奋发,以昂扬之势、奋进之力,再谱秀美藏乡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