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看化隆】集中安置点暖意融融 |
|
|
12月28日中午,沿着蜿蜒崎岖的山路,前往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受灾重点区域塔加藏族乡,一路上散落的土块和石子被清理至道路两旁,一辆辆满载救援物资的车辆驶入集中安置点,村民陆续搬进暖和的移动板房,各类基础设施正在加紧完善……“大家抓紧啊,今晚尽量将水管安装好,村民喝水就方便了。”在塔加乡安置受灾群众最多的白家集村安置点,工人正在山根下的泉眼处安装储水罐,塔加乡乡长南杰督促大家加快施工进度。从12月24日开始,白家集村安置点开始搭建,这里集中安置着来自塔加乡白家集村、塔加一村、塔加二村、德扎村、贡什加、曹旦麻等6个村的受灾村民。桑杰太是德扎村村民,两天前和妻子住进了板房,刚刚从政府院子里吃过午饭回来。他家的板房内炉火正旺,地上摆放着政府发的米面油等生活物资,谈起现在的生活,桑杰太满意地说:“板房里很暖和,吃得住得都好,家里的羊也安排好了,我很放心。”屋外,来自化隆县青年志愿者协会的马木沙和同伴一会儿为村民送物资,一会儿帮村民搬砖铺路,马木沙说:“这几天我们都会到村里帮忙,除了送生活物资外,安置点有需要帮忙的就帮一下。”在离白家集村10公里处的曹旦麻村,卓玛才让穿着军大衣和村里的党员干部一起安装刚拉来的移动板房。“大家一起搭建板房,速度很快,再有半个小时就能搭建完成,今晚就可以住。”卓玛才让说,这两天村里不仅每天安排党员给大家做中午饭,还发放了棉被棉褥子棉大衣,大家穿得暖和,住得好、吃得也很好。化隆县受灾群众临时安置点县级总点长赵志清告诉记者,塔加乡道路崎岖,运送移动板房费了些周折,24日至今,全县已建成标准活动板房50套,已入住受灾群众24户135人,剩余20户99人将陆续入住。如今,化隆县全面落实安置点“六有”要求,白家集村等4处集中安置点,电通了,水通了,网通了,公共厕所也有了,党群工作站党旗飘扬,医疗服务站医务人员24小时值守,妇女儿童维权服务站、志愿者服务站都已到位,全力保障群众温暖过冬。不远处的塔加乡中心学校,五年级支教老师吴金芳正在给学生上课,全班13位同学没有一人请假,课堂上,学生积极和老师互动,琅琅书声响彻校园。地震发生后,这所寄宿制小学的157名学生紧急疏散,当天夜里就被家长接回了家,学校通过上网课辅导学生功课、疏导学生情绪。学生仁青多杰说:“放假期间老师经常打电话询问家里的情况,科普防灾减灾的知识,回到学校后,宿舍和教室里都很干净,同学们都很高兴。”前几天,曹旦麻村完玛多杰的两个孩子因为无法回到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官亭镇上学,一直在家上网课。得知情况后,村党支部书记曹福林与塔加乡中心学校沟通协调,曹旦麻村10余名学生于27日回归校园。完玛多杰说:“孩子上学的问题解决了,我就能安心照顾家里的生活。”群众生活得到保障,学生回归校园,生产生活逐渐恢复,化隆县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冲锋在前,为群众提供优质服务,让各安置点成为一处处“美好家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