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书记,我打算开家包子店,想在街上找一家价格合适的门面,请您帮一下忙吧。”
“这样既能照顾家人,还能有一份收入,是件好事啊,我来帮你想办法。”
晚上7时许,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群科镇城西社区党支部书记马如祥正在家中吃晚饭,社区搬迁户马大姐打来求助电话。马大姐有包包子的手艺,想自己创业,第一时间想到的便是这位社区书记。
今年41岁的马如祥2015年7月进入巴燕镇城东社区工作,2018年群科镇城西社区成立后,他被调至城西社区任居委会主任,2022年6月被选举为城西社区党支部书记。
从刚开始接触社区工作再到社区党支部书记,9年时间里,马如祥先后负责安全生产、文化建设、群团等各项工作。每接触一个新的领域,他便当成一次新的学习机会,不断充实完善自己。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马如祥看到了社区工作的意义——“走到群众中去,发现问题再解决问题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情。”
城西社区辖区内有5个居民小区,56栋住宅楼,常住居民1823户4110人,有汉族、回族、藏族、撒拉族等多个民族,是一个社情民情较为复杂的多民族社区。为促进社区繁荣稳定、增强团结,马如祥以强化议事协商、文化浸润、便民服务、党群服务四大功能为重点,整合各方资源,着力推动“石榴籽家园”建设,提升为民服务能力。
为营造民族团结平等互助的良好氛围,马如祥带领同事在辖区范围内打造了社区民族文化长廊,制作了室内、室外宣传展板,内容涉及民族团结、少数民族文化、社会新风尚、健康教育、应急防护、健康养生、文明社区建设等多个方面。同时,以少数民族节日和民族团结宣传月为契机,宣传民族政策与法律法规,弘扬辖区内民族工作及民族团结进步的典型事例,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使广大居民群众在耳濡目染中深化民族团结理念。
本着方便群众、便捷实用的原则,近年来,城西社区建立了社区服务大厅、老年日间照料中心、娱乐室、书法室、儿童快乐家园、心理辅导室、康复训练室、科普画廊、党员活动室、图书阅览室等多个服务场所,为辖区群众提供方便,并发挥设施、区位优势,因地制宜开展“民族团结示范社区”“文明社区”“法治社区”“绿色社区”等争创活动,努力营造民族团结的良好局面。
2021年,城西社区先后打造了“石榴籽家园”和“红色物业”,精心创建了一批特色鲜明、功能完备的“石榴籽家园”品牌。2022年,为进一步加强基层民主自治建设,扎实推进社区“红色物业”工作,马如祥与社区工作人员经过广泛发动、严格把关、民主选举、张榜公示等法定程序,圆满完成了兴隆佳苑小区首届业主委员会选举工作,这也是化隆县成立的首个业主委员会。
马如祥深知,民族工作无小事。他把维护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团结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要求扛在肩上、放在心上、抓在手上。
马如祥认为,只有相互尊重和理解,才能够让各民族之间建立起真正的友谊和信任。因此,在社区的各项活动和工作中,他尽可能地邀请各民族人士参与其中,共同商讨社区治理的措施和办法。在社区的文化活动中,马如祥也会邀请少数民族群众共同策划和组织,让不同民族的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扬。
“只有真正为人民服务,才能够赢得人民的信任和支持。”马如祥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注重听取同事和各族群众的意见、建议,通过靠前站位、创新思路,把民族团结创建工作与现代网络管理手段相结合,做到精准管理、胸有成竹。
城西社区是一个民族团结互助有爱的团队。近年来,通过社区工作者和广大居民的不懈努力,社区先后获得海东市“全市五四红旗团支部”、海东市“消防工作先进集体”、化隆县“民族团结先进集体”、化隆县“五四红旗团支部”等荣誉。
走在城西社区,一个个居民小区干净整洁,一条条街道井然有序,一张张笑脸温暖如春,街头巷尾随处可见宜居宜业、和美生活的生动画面,这是城西社区民族团结的生动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