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县农业部门和统计部门联合测产统计,今年我县粮食生产呈现喜人局面。全县粮油作物总产量11447.6万公斤,较上增产688.9万公斤,同比增产6.4%。全县粮食作物总产量9298.7万公斤,较上年增产919.3万公斤,同比增产10.9%。全县油料总播面积18.91万亩总产量2148.9万公斤,其中甘蓝型油菜平均亩产达154公斤、小油菜平均亩产达69公斤。

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县农业部门坚持把粮食生产作为“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坚决扛起维护粮食安全和耕地红线的重大责任。一是坚持政策惠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县各项支农强农惠农政策,不断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通过实施耕地地力保护项目、农机具购置补贴、农作物良种补贴和草原补奖政策等一系列强农惠农项目,充分调动了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农牧业生产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二是坚持基础强农。通过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农田水利灌溉设施维修项目等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高了项目区耕地质量,减少了水土流失,土壤质量各项指标有明显改善,耕地质量得到提高。三是坚持生态立农。始终以生态保护为核心,聚力污染防治攻。完成化肥减量增效7万亩,农业残膜回收率达到90%以上,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0%以上,深入开展农产品检验检测工作,农药残留检测合格率达99.9%。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率达99%。四是坚持科技兴农。全县主要作物良种使用面积达48.8万亩,各类作物病、虫、鼠害等绿色防控面积达34万亩次。应用节水抗旱技术及全膜覆盖栽培技术应用项目区的马铃薯平均亩产2100公斤,较大田马铃薯亩均增产400公斤。五是坚持改革活农。全县登记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累计达到938个,家庭牧场1212个。累计评定国家级示范社8个、省级示范社33个、市级示范社151个、县级示范社121个、联合社3个。全县土地面积流转累计达20.8万亩。为提高服务主体和小农户的收益,保障粮食安全,盘活撂荒地,组织全县22家社会化服务组织,将1500多户2万亩耕地的耕、种、防、收纳入托管服务,促进了农业生产增效节本。六是坚持品牌兴农。依托本地资源禀赋,大力扶持查甫乡“党组织+合作社+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马铃薯产业发展,今年查甫乡马铃薯种植面积突破2万亩,县农业农村部门配发马铃薯种植地膜15000卷、配方肥67.72吨,有机肥1210吨,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达80人(次),平均亩产达3500公斤以上,人均增收达6000多元,查甫“金蛋蛋”为促进我县马铃薯产业品牌化、产业化、机械化、规模化、科学化,探索出了经验做法,成为了我县农业发展的一张金名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