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化隆快讯

在“五个新海东”建设中打造“化隆样本”——访化隆县委书记张爱如
来源:    时间:2021年09月02日    

五年来,11838人走出大山,成为新时代的筑梦人,1102名幼儿享受公立幼儿教育,全县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96.7%,新农村建设完成村庄绿化61个,绿化农户庭院6494户……从一组组数字中,我们看到一个更加美丽、幸福的化隆正向我们走来。


“当前,化隆全县各族群众热爱化隆、奉献化隆、建设化隆的精气神很足,各级干部重塑化隆形象、重振化隆精神的愿望十分强烈。今后,我们将带领各族干部群众大力推动开发开放,努力创造‘五个新海东’建设的化隆样本。”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委书记张爱如说。


这五年,化隆县坚持统筹推进,发展基础不断夯实。始终把项目建设作为推进城乡发展的引擎,完善规划,优化空间,抓实产业,经过几年建设,城市建设初具规模。沿着一条条宽敞笔直的马路走去,学校、市场、医院、商住楼、商场等耸立在黄河岸边,新化隆的新形象跃入眼帘。


8月14日,在海东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海东市委王林虎书记参加化隆县代表团联组审议时指出,“一条大河养育了化隆人民、一碗拉面富裕了化隆人民、一座新城带活了化隆人民、一种精神引领了化隆人民。”王林虎要求,化隆县在“五个新海东”建设中,要在推动生态环境保护上打造“化隆样本”,在拉面产业提档升级上打造“化隆样本”,在黄河上游高质量发展上打造“化隆样本”,在推动高品质的城乡统筹上打造“化隆样本”,在民族团结示范新高地上打造“化隆样本”,在干部队伍思想政治建设上打造“化隆样本”。


张爱如告诉记者,六个“化隆样本”为化隆发展指明了方向,是推动化隆今后发展的根本遵循。化隆县将牢牢坚持市第三次党代会提出的“十一条底线”要求,持之以恒抓生态保护、锲而不舍抓产业发展、坚定不移抓城乡统筹,围绕“一条大河、一碗面、一种精神、一座城”,开启推动化隆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


近年来,化隆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把抓好黄河流域生态治理作为重要的政治任务,有力有效开展了沿黄治理各项工作,严厉打击破坏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确保了黄河水质保持在二级标准,确保了一江清水向东流。


张爱如表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为化隆县做好旅游文章提供了重要机遇。黄河流经化隆168公里,水域面积广,资源优势明显。可以说,化隆的发展看文旅,文旅的希望在黄河。化隆县将充分挖掘九曲黄河、丹霞地貌、热梦科巴、百年藏庄等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优势,打造沿黄文旅品牌。开发好寺院旅游资源,带动周边群众增收。持续提升本康沟、安达其哈、阿河滩等乡村旅游示范点品质,抓好推介宣传,提高影响力。继续开展好杏花节、“决战黄河”搏击赛、沿黄马拉松赛等节庆赛事,为推动群科新区早日成为黄河上游旅游明珠城市聚集人气、提升名气、增强底气,努力在黄河上游高质量发展上打造“化隆样本”。


同时,化隆县将始终立足“三个最大”“三个安全”省情定位,心怀“国之大者”,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观,深度融入全省生态文明新高地建设,高质量推进青沙山、黄河生态振兴工程,深化推进蓝天、碧水、净土、清废“四大行动”,统筹谋划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生态修复工程,由表及里提升生态环境质量。继续开展义务植树造林“大会战”,突出城乡一体,加快城市街区、沿黄廊道、主要景点、交通沿线植树造林,提高绿化面积和质量。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为重点,实施好生态环保重点项目,加快推进沿黄污水处理及配套设施建设,不断深化治废治污。加快城乡清洁能源改造试点工作,力争明年县乡机关单位全覆盖、农村试点全覆盖。深入开展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三年行动,扎实推进“三清一改治六乱”,加快建设建筑垃圾处理场,建立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机制,健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长效机制,严管重罚,守住生态底线,不断提升农村颜值,为化隆人民创造一个优美宜居的生产生活环境,努力在推动生态环境保护上打造“化隆样本”。


在推动城乡统筹上,化隆县将进一步按照“双城发展”思路,狠抓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以城市更新带动城镇化进程。完善群科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谋划配套建设“三馆”,开发一批高品位商住和康养项目,让城区环境更优美、设施更齐全、居住更舒适。巴燕镇按照科学规划、改造提升的工作思路,提升功能,补齐短板,特别是统筹推进地下管网建设和老城区改造,提高城市韧性。紧抓“水、电、路、气、网”五个方面,统筹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加快调整优化教育布局,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围绕“健康化隆”建设,持续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提高新冠肺炎等疫苗接种率,筑牢防疫屏障。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完善公共卫生投入机制,全面加快医联体、医共体建设,着力推动县级医院提档升级,努力在推动高品质的城乡统筹上打造“化隆样本”。


“如今,拉面产业已成为化隆县最大的产业,实现了‘一人拉面、全家脱贫’的目标,以化隆为代表的‘青海拉面产业’已成为我省农牧区的一项有传统、接地气、稳就业、促增收的全国性劳务品牌。”张爱如说。据介绍,如今化隆拉面产业的提档升级刻不容缓,化隆县将抢抓创建全省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机遇,将拉面人的发展需求与政府民生服务方式、拉面产业发展与县域经济发展、拉面店转型升级路子与“互联网+”发展路子紧密结合起来,推动实施好“一镇”(中国特色小镇)、“一园”(青海拉面扶贫产业园)、“一网”(化隆智慧拉面信息化服务大数据平台)、“一店”(1.7万家拉面店提档升级)、“一人”(拉面人互联网+服务管理)五大工程,做好项目的设计、规划、立项、申报、融资等前期工作,争取在建设拉面特色小镇、拉面产业园、智慧拉面平台等重点领域,招商一批提升工艺、新产品研发和产能扩张的产业项目。同时,要进一步加大培训力度,重点培养一批懂管理、善经营的高端人才,推动拉面馆向企业转变、拉面人向企业家转变。鼓励更多本乡本土和返乡创业拉面人在化隆投资兴业,为返乡创业拉面人提供施展才华的平台,努力在拉面产业提档升级上打造“化隆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