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二届人大九次会议上,市长王林虎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引起了参会代表委员的强烈共鸣。如何将政府工作报告贯穿到县区发展中?参加市两会的六位县区委书记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回眸“十三五”,解读“十四五”,回应百姓关心的民生热点话题。
市人大代表、化隆回族自治县委书记刘建昱表示,化隆县将紧盯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兰西城市群、乡村振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国家战略机遇,把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开启乡村振兴战略、培育特色产业、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十四五”规划的重要内容、重点内容、前提内容、基础内容和根本内容进行统筹规划,立足现代化“城乡统筹新化隆”建设要求,加快完成重大课题研究,加强重大工程项目谋划,加快规划编制进度,争取将化隆的规划纳入国家和省市规划“盘子”,真正以项目的质和量体现编制成效,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打好基础。
在发展特色产业方面,刘建昱说,化隆县要按照打造“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要求,坚持“川水抓果蔬、浅山种豆薯、脑山重种养”的农村经济发展思路,实施卡力岗万头牛羊养殖基地、雄先金源万头牦牛养殖基地、扎巴万亩油菜种植等九大基地,充分发挥生态优势和特色粮油资源优势,加大黑青稞、小油菜籽、冬小麦、马铃薯、薄皮核桃等经济作物的生产及精深加工,对接市场需求,打造多元化的系列休闲健康食品。积极以中国特色小镇(拉面小镇)为总领,着力建设青海省扶贫拉面产业园、化隆智慧拉面信息化服务平台和化隆拉面小康村,形成“种草养畜、屠宰加工、分割研发、冷链配送、设立分仓、营销配送、拉面销售”的拉面经济全产业链一二三次产业高度融合发展的模式,促进县域农牧业生产稳定增长、结构优化。
同时,刘建昱表示,化隆县将紧紧围绕省市确定的“三年全覆盖、五年上台阶”的目标要求,充分发挥化隆县农牧业大县的优势,在农业牧业发展上想办法、做文章,在培育、选树村集体经济发展示范典型代表上持续发力,牢牢抓住中央财政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示范项目这一平台,有效整合东西部扶贫协作资金,努力打造一批具有特色的村集体实体经济示范点,坚持培养选树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典型,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力争村村都有稳定的集体经济收入。
刘建昱说,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上,要充分利用黄河水域面积广的优势,大力发展库区水域资源水产养殖,打造高原冷水鱼养殖基地。不断加大投资力度,建设集生态、旅游、观光、休闲为一体的群科新区滨河广场及沿黄慢行系统,提升群科新区城市形象。充分利用结对帮扶单位专业优势,打造“黄河博物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打造安达其哈花海及集农耕文化游乐院、民俗博物馆、黄河奇石园、文化墙等园艺工程、撒拉族休闲茶餐厅、撒拉族民居为一体的阿河滩乡村旅游项目,促进旅游消费,带动群众致富增收。持续开展杏花节、搏击赛、沿黄马拉松等相关赛事,逐步将其打造成国际知名赛事,不断提升化隆在全省乃至全国的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