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隆县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顺利完成脱贫攻坚战任务后,将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作为进一步巩固和提升脱贫攻坚成果的有效途径,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放在农村,在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上持续发力,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以及分类指导村庄布局。
一是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把全面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向农村延伸,持续开展高原美丽乡村建设,建立健全有效管理机制,切实加大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力度,不断完善乡村水、电、路、气、通信、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大力开展农村绿化、美化、亮化工作,切实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感、满意度。推广全膜覆盖栽培技术5万亩、深松整地1万亩,发展节水灌溉面积9.6万亩,切实改善农田灌溉条件。加大农村移动通信基站建设支持力度,在条件成熟地区探索开展5G技术应用,助推优质特色农产品网络销售。二是打好生态建设保卫战。以国家公园示范省建设为契机,持续开展春秋季义务植树造林大会战,大力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三北防护林等项目,完成国土绿化7万亩、义务植树110万株、群科新区北山高标准造林4000亩,提升改造沙棘经济林1.5万亩。三是抓好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农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全面完成投资3480万元的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投资1435万元的雄先沟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等项目,加快行政村垃圾收集站点建设,提升垃圾运转和无害化处理能力,不断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四是强化公共服务供给。统筹民生领域公共服务工作,不断提高公共卫生均等化水平,推进“健康化隆”建设。发挥“全国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县”优势,借助村集体经济“破零”工程收益分红金,设置和增加公益性岗位,引导群众就地就近就业。高度重视新型城镇化发展,以及拉面务工人员的教育、就业等问题,让拉面务工人员稳定就业、稳定增收、融入城市。五是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持续巩固扎巴镇本康沟乡村振兴省级试点村成果,积极探索乡村生态旅游发展新模式,重点抓好群科镇安达其哈村和甘都镇阿河滩村乡村振兴试点村建设任务。持续推动阿河滩民俗文化旅游、塔加传统村落百年藏庄乡村旅游景点功能提升,注重新业态培育,打造化隆旅游新名片。因地制宜完善农村牧区厕所建设模式,年内完成好2002座农村户厕改造工作,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提升五年行动工作。六是强化乡村治理能力。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专项治理与系统治理、综合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相结合,创新思路理念、体制机制,切实将“枫桥经验”化隆化、“班玛经验”化隆化。在持续开展好“河湖长制”“林草长制”“地长制”的基础上,在各路段开展“路长制”,在各住宅小区实行“楼院长制”,推进“五长共治”和“网格化”管理格局,全力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建设。大力推广和谐发展促进会、阿什努乡“挎包便民服务队”、群科镇“老张调解室”等经验做法,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机制,持续提高基层社会治理的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全面推行移风易俗,大力倡导文明乡风,持续开展“五星级文明标兵户”“最美化隆人”评选活动,增强精神文明建设感染力,提升德治教化建设,营造文明乡风,营造人人参与建设秀美乡村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