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月4日,化隆县高质量完成全县362个村和10个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2021年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圆满落下帷幕。
此次换届选举共选举产生新一届村(社区)“两委”主要负责人472名,其中:女性21名;262个村、10个社区实现“两委”主要负责人“一肩挑”,分别占总数的72.37%和100%;年龄55岁及以下450名,占95.33%;初中及以上学历的451人,占总数的95.55%;选举产生党支部委员1088名,村民委员会共718名。新一届村(社区)“两委”成员年龄、学历、能力结构较上届均有了明显的优化,高质量实现了“三优三强三过硬”目标和年龄学历“一降一升一突出”要求。
一、周密部署,强化宣传,奏响换届“最强音”
加大换届选举政策宣传力度,营造浓厚的换届氛围。一是将换届政策、廉政要求、换届程序方面注意事项等内容制作成小册子,发放各乡镇,迅速掀起学习换届政策的高潮。二是召开的六次换届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上,多次提出换届政策、换届纪律、换届责任等要求,层层签订承诺书,确保换届选举平稳有序推进。三是举办了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人大主席、副书记、组织委员、分管民政的副乡镇长、换届选举工作业务骨干等参加的培训班,讲明换届程序、注意事项,确保一切按程序进行。四是通过电视、微信、手机短信平台、下发文件等多种方式向党员、群众大力宣传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中的“十严禁六一律”“十选十不选”等法规政策,做到 “线上线下”齐宣传、村头巷尾全覆盖。五是制作“一卡二表三图”,通过手机扫描就可以详细了解村(社区)党组织换届政策知识明白1张卡、换届选举日程安排参考2张表和换届选举工作流程3张图,方便在换届选举工作中学习、参考、使用,有力推动了村(社区)换届选举工作平稳有序进行。六是针对我县外出务工经商人员较多的实际,发出“七封信和一份邀请函”的方式进行宣传,使换届选举工作做到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二、强化领导,多措并举,打出换届“组合拳”
将换届选举工作做为群众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全力抓好抓实。一是组建换届工作专班,明确工作职责和工作重点,具体负责全县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二是全县34名县级领导干部按照“一对一”“一对多”的方式建立了联点包乡制度,为做好换届选举工作夯实了组织保障。三是组建六个督导组全程督促指导,以督导抓落实,以督导促整改,换届期间,共开展了四轮次督导检查。四是牢固树立“抓换届必须抓稳定”的工作理念,按照“早排查、早介入、早化解”的原则,重点对“三类村”、软弱涣散党组织村、历史遗留问题较多村等进行摸底调查和“回头看”,逐村“过筛子”出“体检报告”,建立选情复杂村(社区)工作台账,制定一村一策方案,发挥部门协调联动机制,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五是绘制“三色进度图”,标注时间节点、程序步骤和工作要点,到点提醒、提前告知、有序安排,并举办“换届选举政策一口清”为主题的知识竞赛、开展换届模拟演练等活动,增强操作实效性。六是根据疫情防控的总体要求,对选民和工作人员、选举点设置、集中选举点防疫区域设置、防控物资储备、清洁消毒、个人防护以及应急处置等提出具体要求,确保疫情防控到位的前提下进行选举。
三、源头治理,打防结合,扎紧制度“铁笼子”
坚持把纪律规矩挺在前,用严的纪律和铁的制度为“两委”换届保驾护行。一是针对可能出现的扰乱选举秩序、破坏选举现场等情况制定了妥善应对处置换届选举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二是对“两委”班子候选人实行村党组织,乡镇党委,县公安、法院、司法等七个部门“三级审查”、县委常委会审议等制度。经审查,及时清理违法违纪、失信失德人员28名。三是扎实开展重难点村整治工作,4个三类村在换届前全部转化为一类村。四是2021年1月1日查处一起在德恒隆乡牙曲滩村“两委”换届选举期间蓄意破坏换届选举工作的违法案件。1月22日,再次查处一起破坏村“两委”选举案,依法对违法行为人马某处以行政拘留7日的处罚,做到了露头就打,在全县范围内形成了一定震慑。
四、明确标准,树好标尺,把好换届“人选关”
一是各乡镇党委逐村摸排研判,“下深水”物色储备人选,结合年龄、学历、能力和威望等各方面因素对现任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的情况进行综合分析,重点掌握了一批符合“三优三强三过硬”标准的“两委”班子成员。二是采取“挑、选、留、请、推”等方式,大力开展“引才”工程,鼓励全县退伍军人、未就业大学生和致富带头人返乡参加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拓宽选人用人渠道。三是严把考察审查关。紧盯“负面清单零当选”,精准画像、逐人过筛,由村(社区)党组织一审、乡镇党委二审、组织部门牵头三审,进行候选人资格联审,严把人选准入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