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化隆快讯
化隆:“党建+”项目带来乡村大变化
来源:    时间:2020年11月24日    

近年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把“党建+”扶贫帮困作为巩固扶贫成果的一项重要举措,推行“学校党组织+乡镇、村党组织”点对点联村结对模式,在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基层党组织建设和村集体经济发展方面确定了6个发展项目,为当地社会和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经过一年的建设,“党建+”项目全面完成,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项目实施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遴选出该校的7个二级党组织,每个点投入资金15万元,共计投入102万元专项党费,实行“1+1”党建联建。为实现精准对接,各学院党组织负责人深入到联建党组织进行实地考察,在充分听取村社群众及乡镇党委意见建议后,确定了党建联建村及实施的项目,精准对接化隆县昂思多镇、巴燕镇、甘都镇、石大仓乡等6个乡镇的7个村级党组织,构建了党建联建新模式。

结合各村实际,利用学院师资优势,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确定了二塘乡科却村村级服务中心广场文化长廊建设暨青稞酩馏酒包装宣传、扎巴镇洛乎藏村新型社区和知海买村党员活动室维修及党建品牌打造、巴燕镇上吾具村村史馆建设、甘都镇阿河滩村党员活动室维修及提档升级、昂思多镇德加村党员活动室维修及青稞酒加工、绿色有机青稞种植、石大仓乡支哈堂村党员活动室提档升级及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等6个“党建+”项目,并进行了科学设计。

“1+1”党建联建,实现了学院党组织、乡镇党委、村级党支部的整体结合,通过党建联建使项目、资金、科技和产业得到有机融合,组建了一支团队、打造了一个项目、带动了一批贫困户,实现了贫困村党组织阵地建设优化与村集体经济产业共同发展。今年,“党建+”项目让扎巴镇知海买村、甘都镇阿河滩村、昂思多镇德加村、石大仓支哈堂村的党员活动室提升了一个档次,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数理学院党委在二塘乡科却村对青稞酩馏酒厂进行外包装设计宣传及电商平台建设;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党委在巴燕镇上吾具村打造了村史党史馆,为留住乡村记忆树立了样板,成了巴燕镇的一个文化精品。昂思多镇德加村把党建联建资金用于青稞一条链产业发展上,建成了青稞酒厂、青稞面加工厂。石大仓乡支哈堂村把资金用在“村集体经济+农户”养殖项目上,每年增加6万元的村集体经济收入,在全乡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受到了群众的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