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确保全县人民生命健康,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化隆县切实发挥好基层堡垒作用,广泛动员群众、凝聚力量,全面落实联防联控措施,构筑群防群治的严密防线,为打好疫情防控工作提供坚强的防护墙。
注重组织领导,基层堡垒工作到位。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疫情防控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各乡镇成立了由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为组长,分管副乡镇长为副组长,各驻村干部、村两委“负责人”、村第一书记为1成员的乡、村(社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疫情防控处置领导小组,明确工作任务、强化属地责任。各村、社区发挥乡村大喇叭、微信等作用,把疫情资讯、返乡人员管控、防控科普等内容不间断地送到村里村外、田间地头,实实在在做到了“村村响”响起来 “村村通”走起来,打通了防控疫情信息的最后一公里。同时,由各乡镇、社区工作组入户动员返乡人员理解、支持、配合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主动向村(居)委会、社区报告本人情况;在各村、社区建立“返乡人员联系群”,采取邻里监督、有奖举报监督等方式,及时了解掌握返乡人员动态。
注重三联三包,排查管控工作到位。立足全县返乡人员多、防控任务重的实际,不断压实党员干部工作责任,采取“三联三包”工作机制,推动疫情防控工作走深走实,即县级领导联乡联镇、乡镇领导联片联村、村干部联户联人,党员干部包村、包所驻村聚众场所、包所驻村返乡隔离人员,落实管控责任,做到人员排查管控不漏一人。根据省疫情防控指挥部《关于认真落实“两防”“两清”“两开”“两节点”“两走出”“两目标”要求的通知》精神,全面拆除6个县级卡点、319处乡村卡点,将2753名村两委、村医、第一书记、驻村工作人员全面转化为村级巡逻队、宣传队、对省外返乡人员、返岗人员及时进行排查,对外来人员开展1+1+1模式,即1名村干部+1名村警+1名村医跟踪观察返乡外来人口,对返乡人员进行排查登记。同时,协调市场监督部门工作人员加强对超市供销的蔬菜、肉类进行检疫监测。在采取防控措施的前提下,适当开展非大规模聚集性乡村各类文化。针对巴燕、群科新区所有住宅小区及时跟进,对进入小区的外来人员(包括外出打工的业主、学生、装修公司人员)信息进行详细排查,对省外返乡、返岗人员,第一时间排查登记隔离。
注重群防群治,隔离管控工作到位。从2月15起,各乡镇也设立集中隔离观察点,目前已有15个乡镇设立15个集中隔离观察点,截至2月24日,乡镇集中点隔离医学观察261人。同时,落实专人24小时值守、医学观察、提供心理疏导等人文关怀措施,做到隔离不隔爱。目前我县每天返乡人员从2月4日的823人下降到2月24日的13人,下降98.42%,劝阻成效明显。
注重心理疏导,劝返劝阻工作到位。结合我县拉面从业人员众多的实际,始终将返乡人员劝阻工作作为重中之重,通过打电话、发短信、录视频、聊微信等多渠道全力做好劝 返工作;对已返乡的落实好分类处置和管控措施,对有意愿 返回或正在返乡途中的,一律劝阻,切断疫情传播链条。同时,充分发挥宗教界人士的作用,对重点乡镇清真寺阿訇结合教义,利用网络平台在网上讲“瓦尔兹”,劝导外出拉面人留在当地,参与当地抗击疫情防控工作。
注重氛围营造,宣传引导工作到位。全县各级党组织坚持线上与线下相结合,通过网络、微信、喇叭、入户走访等多种形式,向广大群众宣传普及疫病防控知识,教育引导党员群众科学防范,增强自我防护意识。谢家滩乡党委成立19个党员先锋队,参与党员180多名,形成党员齐上阵、全民共参与的抗击疫情良好局面;甘都镇党委发挥所辖28个村(社区)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各村成立应急分队,将卡点值班人员转变成巡逻纠察队,严密排查返乡人员,做到村不漏户、户不漏人;查甫乡党委充分发挥各村党支部作用,在进村路口设立卡点,成立巡逻队加强宣传,对7名从武汉返乡人员采取有效措施居家隔离;雄先乡街道村党支部成立24小时防控应急小分队,发动全村党员逐户排查返乡人员。同时,各级党组织在微信群、公众号发布倡议和疫情防控知识,在村公示栏等醒目地方张贴疫情防控宣传标语。
注重经济发展,备耕春播工作到位。在严格落实各项疫情防控措施的同时,安排职能部门深入种粮户、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对农事生产化肥品种及需求量进行摸底造册,各乡镇及时成立了义务春耕播种队,对居家隔离农户和缺少劳动力的贫困户进行帮助,实行农资运送上门服务,由乡镇组织统一发放到各村义务春耕播种队,由义务春耕播种队将农资产品有序发放到农户,帮助疫情防控期间居家隔离的农户按期完成播种;截至目前,全县共储备各类农作物种子115.22万公斤,其中,春小麦种子50万公斤,青稞种子22.5万公斤,油菜种子3.75万公斤(杂交油菜种子0.75万公斤,白菜型油菜种子3万公斤),豌豆种子1.67万公斤,马铃薯种子37.3万公斤,目前,全县各种春播物资储备充足,春播工作正在有序开展。
目前,全县截至2月24日18时,全县共排查省外返乡人员14911人(当日新增13人),疫情防控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面对的风险依然存在,主要表现在:一是部分居家隔离人员工作不规范;二是对集中隔离人员采取收费规定,期间产生的交通、食 宿、医疗等所有费用全部由本人承担,给部分群众造成支出负担;三是农村缺口罩等防护物资,个人防护用品缺乏;四是乡镇医疗机构防护能力低,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床位和医疗用品严重缺乏,增加了疫情输入防控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