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化隆快讯
化隆县宗教工作成效明显亮点突出
来源:    时间:2018年11月04日    

 

近来,化隆县始终坚持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宗教工作的重要论述为基本遵循,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准确把握新形势下宗教工作的基本规律,依法加强宗教事务管理,促进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积极主动作为,圆满完成夏日东活佛坐床一事。长达14年之久的夏日东活佛坐床矛盾纠纷,对地方社会和谐稳定造成不良影响,为了尽快化解这一矛盾纠纷,省、市、县各级领导高度重视,专项研究部署做好尕藏管家、尕藏亲戚、寺院僧人、灵童家属等


方面的工作,累计召开各类座谈会、协调会30余次。工作组6次赴黄南州同仁县隆务寺夏日仓活佛处,3次赴夏河县拉卜楞寺, 2次赴甘南赛仓活佛处,6次赴湟中县委统战部、塔尔寺民管会、格嘉活佛院等开展协调工作。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召集工作组成员召开专题会议12次。为圆满完成夏日东活佛坐床仪式营造氛围,奠定了基础。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于2017年11月29日将夏日东活佛迎请至夏琼寺活佛院,并于同年12月12日,按期圆满顺利举行了夏琼寺第七世夏日东活佛坐床仪式,成功化解了长达14年之久的矛盾纠纷,得到了中央统战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高度肯定,赢得了夏琼寺僧众和信教群众的一致好评。

彰显法律威严,依法依规处理偏激思想。按照宗教工作保护合法、制止非法、遏制极端、抵御渗透、打击犯罪”的原则,一是对在“主麻日”散布偏激主张和不当言论的隆康清真寺马国祥阿訇行政拘留15日,吊销了阿訇证。二是对德恒隆乡牙曲滩清真寺、群科镇水库滩尕十加昂清真寺等因影响团结、存在矛盾的3座清真寺进行了封寺。乙沙尔清真寺、群科大庄清真寺矛盾纠纷得以化解。三是依法依规对非法设立的牙曲村临时礼拜点进行了取缔。四是2018年西宁市东关清真大寺换任教长时,化隆县及时安排部署,主动作为,对巴燕镇一名发表不当言论的清真寺民管会主任进行查处,行政拘留7天,并对民管会班子进行了调整,西宁市东关清真大寺为此给县委、县政府发来感谢信。

注重网络舆情,严厉打击非法传播。按照打击一人,警示一方,教育一片的方式方法,针对网络迅猛发展的实际,成立了由政法、公安、网监等部门组成的领导小组,积极在网上网下打击涉及民族宗教的犯罪活动,依法拘留了挑衅滋事的马忠福(网名:中正回族-亚亚),并关闭其在微信、微博、QQ空间等网站注册账号和创建的群。对金源乡一名发布反党言论、煽动国家分裂的着玛才旦(网名:藏国万岁)判处2年有期徒刑,有效遏制了网络犯罪活动蔓延的势头,并不断加强对网络舆论的引导,净化网络环境,消除极端思想及分裂势力在网络的生存空间。

教育处罚并举,妥善处理“两劝”人员。一是依法依规开展防范达赖第34届“时轮金刚法会”劝返工作,对经劝返但未能及时返回的7名僧俗群众按相关政策规定给予了严肃处理;对初麻乡公保吾具村离任村党支部书记多杰,由初麻乡党委给予开除党籍处分,并停发卸任村干部补助,取消其妻子卓玛享受低保政策的资格。二是按照“积极主动、积极稳妥的做好工作,工作要细致、措施要实在,不能简单化”的要求,对在五明佛学院学经劝返的5名化隆籍人员及时兑现省级补助人均2万元,县级层面发放补助人均2万元,落实了危房改造项目,做到了“劝得回、留得住、不反弹”,同时两劝人员列入重点人员,开展了“一对一”“多对一”的思想引导和教育管控。成立督导组和八个工作小组进一步落实责任,压实任务,工作人员进村入户、进寺入舍家访、回访达140余人次;发放法律法规宣传资料2200余份

开展“八进”活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营造寺院和睦、宗教和顺、社会和谐的氛围,在全县56座藏传佛教寺院和351座清真寺开展“八进”活动。为每座寺院赠送国旗1面,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听经活动240场余次,创建和谐寺院37座,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寺院151座,每年3月开展法律法规和党报党刊进寺院活动,为61座寺院赠送书籍6500余本、宣传册3200册、书画作品300余幅,进一步教育和引导宗教人士坚定“四个自信”,强化“五个认同”。

强化宣传教育,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为了做好党的宗教工作,把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坚持好,牢牢掌握宗教工作的主动权,在“导”之有方,“导”之有力、“导”之有效上下功夫。一是积极做好宗教教职人员培训工作。今年在国家级和省、市、县、乡镇不同层面举办培训班25期,共2418人次参加。二是组织动员宗教教职人员和信教群众投身植树造林等公益事业。百余名藏传佛教寺院僧人、清真寺阿訇和民管会成员参与了春秋两季植树造林“大会战”活动,在荒山荒坡及寺院周边栽下了“民族团结树”,共栽植树木35000余棵。三是加强寺院周边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积极引导和动员广大僧俗群众、教职人员参与环境卫生整治“百日行动”活动,把宗教人员的注意力集中到社会进步、生态环境保护、改善人居环境上来,期间清理垃圾121方,营造了优雅、幽静、优美的寺院环境。

强化队伍建设,提升宗教干部综合素质。一是加强民管会班子建设。健全完善寺院内部管理制度,强化民管会统管寺院内部事务的工作机制,将政治上靠得住、学识上有造诣、品德上能服众、管理上有能力的宗教教职人员充实到民管会,建立民管会成员和寺院主要宗教教职人员相互兼职的机制,使寺院传统管理有机融入民主管理,有效解决了寺院内部管理“两张皮”问题。二是紧紧围绕宗教工作实际需要,通过拓宽来源渠道,突出重点培训,强化实践锻炼,加大选拔力度,跟踪管理培养等,建立健全了寺管干部“八个六”工作制度,进一步提高寺管干部的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三是持续深入推进教风建设,充分发挥宗教团体和寺院民管会、宗教教职人员的主体责任,强化民管会管理,加强对寺规戒律的研究,引导宗教教职人员提高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规范的能力,寺院管理不规范、教风不正、戒律松弛等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在全县经济建设和社会和谐稳定中发挥了作用,凝聚人心。尤其是在石大仓六村人饮、初麻六村人饮项目实施中,尖扎化隆地界纠纷、夏日东活佛坐床、群科大庄清真寺矛盾纠纷化解工作中,宗教界人士通过阐述教义、宣传政策、献计献策等,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得到了群众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