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化隆快讯
化隆县“金秋助学”助推教育工作全面均衡发展

来源:    时间:2018年09月07日    

    教育扶贫不仅是雪中送炭,更是薪火相传和责任传递,近年来,化隆县始终把教育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举措,大力开展慈善助学、结对帮扶、“学子圆梦”等一系列活动,为许多拥有爱心、反哺社会的优秀企业家搭建了平台,为贫困家庭学生入学就读解决了燃眉之急。从应助尽助,到精准资助,再到资助育人,是我县助学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

一是整合各方资源,强化部门联动。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坚持政府主导、教育主抓、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原则,多渠道筹措助学资金,大力倡导扶贫助学捐资的社会风尚,发动各方热心教育的人广泛参与到教育扶贫当中,为贫困地区的脱贫致富注入了内生动力。县教育部门在做好国家助学金发放的基础上,通过募捐资金等,出台了高中免费教育、建立留守儿童之家等一些惠民政策,针对贫困大学生上学难的实际,开通了贫困大学生助学奖励基金、助学贷款、困难补助等“绿色通道”,使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高考升学率逐年提高,教育事业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县工商部门积极引导本县民营企业家为家乡的教育事业出力,每年开展“学子圆梦”活动,活动开展12年,累计发放资助款1025.3万元,帮助回、汉、藏、撒拉、土族等2465名困难学生圆了读书梦、大学梦。并在脱贫攻坚大局下,积极与无锡市、中国地质大学、中国建设银行、各民营企业、商会等多方建立产业扶贫、项目合作、智力支持、经贸交流等“新联盟”。

二是严格政策落实,完成助学成才。学生资助中心切实加强资金管理,确保专款专用,加大政策落实,并确保义务教育阶段各项政策落到实处。首先是以国家助学为基础。截止9月4日,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按照省、市学生资助中心的统一要求,为1347名家庭贫困的应、历届大学生办理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申请金额达747.9271万元,还有近100余名大专生陆续办理贷款。其次是全面落实义务教育免除学杂费。在全省率先实行高中免费教育,全县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升,今年全县二本及以上上线率达40%。全面实施学生营养改善计划,2018年度营养餐专项资金合计2310.1万元,上半年共拨付专项资金1236.83万元。惠及全县218所中小学的31151名学生;其中小学203所,23288名学生;初中15所,7863名学生。两种供餐模式,企业供餐模式拨付1099.19万元惠及10所学校的3405名学生;食堂供餐模式拨付137.64万元惠及208所学校的27746名学生。2018年春季,学前三年行动计划共惠及学生5323名,补助金额292.74万元;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惠及学生1023名,补助金额达102.3万元;普通高中免费教育补助资金补助学生273名,补助金额10.92万元。职业技术学校全日制正式学籍在校学生,免收学费、免除杂费、免费使用教科书,并且每人每年享受2000元助学金。全县学前三年贫困幼儿、义务教育阶段、高中教育阶段就读的学生全部享受十五年免费教育。

三是引导多方参与,延伸助学触角。中国建设银行“成长计划”奖学金公益项目资助贫困高中生16名,发放助学金4.8万元;锡山-化隆“阳光雨露”贫困大学生资助基金资助20名建档立卡贫困大学生,发放助学金20万元;锡山区祥云慈善基金会资助40名贫困大学生,发放助学金10万元;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资助50名贫困大学生,发放助学金15万元;交通费资助项目资助贫困大学生20名,发放助学金1.6万元;青海永嘉商会资助11名贫困高中生,发放助学金(现金+学习用品)11万元;化隆县政协委员、化隆宗喀白日光唐卡海东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噶哇·更登才让在金源乡举办了噶哇·更登才让画师密友慈善汇活动共捐助十位贫困学子,每人资助现金5000元,累计金额达5万元; “四个一万”工程助学为14名小学、中学、大学生发放助学金23万元,发放金额1000元、1200元、2400元不等;东亭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和东亭商会一行22人,走进青海省化隆回族自治县巴燕镇、甘都镇进行考察交流,为巴燕镇地滩小学送去40台电脑、120套校服及2万元现金,总价值19万元,向甘都镇人民政府捐助帮扶资金5万元。东亭商会9个成员单位负责人与9名贫困家庭学生进行现场结对,签订了结对联系卡,送上了第一笔助学金,9名企业家表示将长期资助这些学生完成学业。

四是严格审核程序,力求精准扶智。紧紧围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总体部署,按照“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的工作思路,聚焦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子女,为贫困家庭2018级高考优秀应届毕业生提供助学金,解决他们学费上的燃眉之急,帮助他们走稳入学第一步,将助学金送到最需要的贫困生手中,资助对象从县一中、二中、三中、四中、民中及群科新区中学今年高考上线的考生中,经过掌握学生家庭基本情况,初步核实,学校推荐,调查组调查走访、了解贫困原因等流程筛选后确定为资助对象。并按照“优先资助建档立卡户;优先资助本科大学生;优先资助农村单亲、孤儿;优先资助少数民族女生;优先资助偏远山区大学生”的原则筛选审定出了为资助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