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面经济是化隆的优势产业,这一产业发展的好坏事关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乡村振兴战略,脱贫攻坚决胜等一系列的大局。因此,县委、县政府始终将拉面振兴发展作为一项重中之重的工作常抓不懈。目前,全县近10万人在全国271个大中型城市开设拉面馆1.5万余家,每年挣回50个亿。一碗碗拉面成为群众的致富面、团结面,也促进了拉面人与当地群众的交流交往交融,是一幅活生生的民族团结画卷。
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拉面人,由县人大、政协牵头,组织组织部、就业、民宗、教育等部门和有关乡镇负责人分成两个工作组分南北两条线深入到广州、上海、南京和北京天津、东北等省市对拉面经济发展进行广泛调研。期间,通过征求当地政府意见、召开座谈会、走访了解、法制宣传,全面掌握拉面经济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协调解决外出务工拉面人子女上学问题、品牌不统一等一系列问题。为县委、县政府推动拉面经济提档升级提供了决策依据。
4月7日,拉面小镇群科举办了化隆牛肉面品牌发布会和商标使用授权会,让30年来借着“兰州拉面”的化隆拉面人终于有了自己的品牌。县委、县政府授予拉面企业商标使用权,标志着化隆牛肉面产业自此翻开新的篇章。这是对化隆牛肉面未来经营管理更加合理、职业技能更加规范、装饰风格、店员服饰等更加统一的重要标志,也是为处在转型升级阶段的化隆牛肉面经济奠定良好的基础。通过现代化连锁经营餐饮理念,将化隆牛肉面打造成为中式清真特色餐饮第一品牌,这是自主品牌遍地开花的美好夙愿。“杏花节”期间,拉面技能大赛在化隆群科新区举办,参赛者做的拉面都达到“一清、二白、三红、四绿、五黄”的牛肉面标准,这既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又让参赛者进一步提升了自己的拉面水平。拉面大赛是拉面产业的缩影,拉面产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催化剂。目前,化隆牛肉面通过亲帮亲、邻帮邻的形式,创出了一条由“拉面产业”带动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新路子,开创了拉面经济这一优势产业,走出了一条具有西部高原民族特色的发展之路。
4月8日,由海东市委、海东市人民政府主办,化隆县委、县政府承办的2018青海拉面助推乡村振兴论坛在群科镇举行。三位主旨演讲人分别就围绕拉面如何发展壮大、如何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如何走出国门、如何构建安全体系发新模式将拉面店全面推向金融征信系统,为拉面店融资全方位创建便捷真实免复核征信依据,从根本上解决了拉面店贷款难的问题。也实现“一店两开”,由阿里巴巴服务平台口碑高密集发布拉面店经营信息,增加线下实体店客流收入,实现线上模拟店外卖,线上线下双渠道销售,大幅提升拉面店营业额度。实现供求信息共享,在用人、食材供给等方面实现及时、保障、低价,降低拉面店经营成本。提升拉面店管理水平,增强拉面店发展能力,使拉面店产能最大化。
为让青海拉面借“一带一路”的东风,乘“一带一路”之势,走出国门,由拉面企业和拉面产业上下游企业单位自愿组成的全省性的非营利性社会团体一青海省拉面产业行业协会于2018年7月27日成立并召开第一届会员代表大会。面对新形势下好政策,协会自觉把拉面经济放到推进“一带一路”和“精准扶贫”的改革大局中去思考、去筹划,力争为促进民生工程,突破拉面发展空间和技术进步做出贡献。
多年来,化隆县委、县政府接待了来自天津、湖北、上海、广东等近33批省市县拉面经济考察团,相互交流经验、介绍情况,双方签订共赢协议。并先后派民宗、就业领导到天津东莞等地开展化隆籍务工人员法律、政策、业务和技术等知识培训,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民宗局组织化隆籍在佛山市务工人员20余人前往阳江市爱国教育基地阳江县旧址、阳江市烈士陵园、南海一号博物馆参观学习,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暗仰了革命烈士纪念碑,了解阳江市情和发展。活动中,区民宗局、区国保大队、南庄镇社表了精彩演讲。目前,拉面经济作为化隆县的一项特色产业已成为农民群众的“脱贫经济”“致富经济”和“生态经济”对带动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具有主导性作用。通过拉面经济助推乡村振兴战略是化隆县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重要决策部署的大胆尝试,也是工作中的创新。特别是“带薪在岗实训+创业”成为全县农民脱贫致富的一个品牌。2016年和2017年培训建档立卡户2480人有汉、藏200余人,开设拉面店达350人,年实现收入8000万以上。
2018年5月,县委书记刘建昱带领化隆县党政代表团行赴无锡市锡山区考察学习时前往杭州、苏州等城市调研拉面经济,慰问我县外出务工人员,鼓励我县拉面人进一步提高技能水平、掌握先进经营理念、钻研市场发展需求,遵纪守法经营、积极主动融入当地社会、推动“拉面经济”提档升级。
化隆县委、县政府积极寻求化隆拉面的振兴发展新途径,刘建昱书记亲力亲为,经过与阿里巴巴集团生活服务平台口碑、浙江网商银行的深入协商,针对化隆拉面企业管理低下、贷款难、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量身打造了提升拉面产能的经营新模式,最终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协议由化隆县委、县政府投入150万元,由阿里巴巴生活服务平台口碑补贴150万元,在上海、无锡、杭州、苏州、南京五市1500个拉面店安装多功能智能POS机,通过该机全方位、多层面实现企业管理、融资理财、征信建立、食材保障等目标。各级领导对外出务工人员对输入地当地的稳定和发展做出的贡献给予了肯定和支持,同时结合党的十九大精神、民族宗教政策、团结信教群众、维护社会稳定、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等方面进行了交流沟通。让他们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继续为社会发展和稳定做出拉面人的贡献。
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中,全国各地拉面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积极引导在外的化隆籍务工人员参与当地各项光彩事业、慈善事业、学子圆梦等爱心活动,融入到中华民族的大家庭中,受到了当地群众的点赞。在河南安阳从事拉面的化隆籍务工人员冶乙卜拉为连夜清扫城市的环卫工人免费提供热腾腾的拉面;在外创业的化隆籍青年马成义,在2015年8月的天津滨海新区爆炸事件中义无反顾地用一碗碗免费拉面温暖着受灾群众,连续100天为受灾群众、救援人员和志愿者送去了3000份爱心拉面和蛋炒饭;在湖北荆门市经营拉面店的27岁小伙马辉军,2017年6月2日,他拾金不昧,将捡到的5万元现金如数归还给失主,并长期向当地环卫工人、困难群众等弱势群体免费提供“爱心拉面”在上海开拉面馆的马春虎收留有精神障碍的外地小伙11年,回乡创业四处托人通过西宁警方联系到了其家人,并把其打工的14万元交给其家人的故事感动大家;荣获海南省道德模范、“感动海南”年度人物、“最美青海人”等称号,并荣登2017德耀中华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其家庭被评为全国“最美家庭”。化隆拉面人用一碗又一碗的拉面,用最朴实的行动传递社会正能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塑造化隆拉面人物形象,彰显化隆人民浓浓的民族情、团结情、爱国情。如中发源董事长韩东筹资25化元建设集青海民俗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及传承,餐饮、购物、娱乐休闲、教育为一体的民族团结示范园:海东都市绿洲生态园群科黄河绿洲生态园董事长韩进录先后为300多名汉、藏回贫困户提供就业,在精准扶贫工作做出贡献。拉民经济也培养了一大批各领域的人才,如以画拉面人的王忠、唱拉面人的苹果妹妹、剪拉面人的马雅宁等艺术家用一幅幅画、一首首歌、一张张剪纸反映了拉面人的酸甜苦辣,歌颂了党的好政策,也反映了永远跟党走的信念追求。
化隆县紧紧围绕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化隆,主动适应新常态,砥奋进、真抓实干,全县经济社会良好发展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局面进一步得到巩固和发展,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县的物质基础进一步夯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