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督促驻村第一书记履职尽责,充分发挥抓党建促脱贫的带动作用,努力打造一支扎根基层、一心为民、无私奉献的驻村第一书记队伍,化隆县采取“四到位”措施,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
保障措施到位。第一书记进驻村社开展工作以来,联点县级领导和派驻单位主要负责人每月联系驻村第一书记2次以上,每月入村督查指导驻村工作组扶贫工作1次,及时了解和掌握其思想动态、工作和生活状况;连续三年为“第一书记”征订《党的生活》等党建刊物1-2份;为全县193名第一书记、332名扶贫驻村工作队员和362名村“两委”主要负责人办理了人身意外险;扶贫驻村工作队工作经费从1万元提高到1.5万元;为重点贫困村和一般贫困村分别解决燃油费3000元和2000元;省、市、县选派到村的第一书记和扶贫(驻村)工作队成员都享受艰苦边远地区工资水平补差、乡镇工作岗位补助和生活补助待遇。
学习培训到位。定期召开精准扶贫工作例会,安排部署汇报进度,不定期召开座谈会交流经验、破解难题。每年组织1—2期外出“换脑筋”培训班。近年来,共对驻村第一书记开展集中培训162场次,邀请省市有关专家和先进典型举办培训班,实现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培训全覆盖。组织50多名2018年脱贫的第一书记到湟中、贵德观摩学习抓党建促脱贫经验。
考勤管理到位。建立以所在地乡镇党委管理考核为主、由县委组织部、乡镇党委、派出单位共同管理的“三方联管”机制。严格落实第一书记签到制、请销假制度,县委组织部不定期对驻村工作组在岗履职和乡镇党委落实管理责任情况进行督查,及时掌握扶贫工作开展情况。
考核奖惩到位。依照《化隆县第一书记考核办法》《化隆县第一书记及扶贫(驻村)工作队员惩罚性召回暂行规定》《化隆县第一书记和扶贫(驻村)工作队关爱激励制度》等制度,对驻村第一书记实行“季评年考”、综合评定,对考评为优秀驻村第一书记及工作组成员优先提拔使用,优先评先评优,对考评为“差”的惩罚性召回。近年来,通过采取“一述两推三审四评”的方式,将6名政治坚定、作风扎实、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第一书记和扶贫(驻村)工作成员被提拔到乡镇领导岗位;2名评价较差的第一书记被惩罚性召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