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隆县基于当前全县精准扶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短板,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着力采取5项措施确保全县脱贫攻坚工作真正落地生根。
一是培育典型抓示范。培育典型是我县精准扶贫工作中存在的明显短板,如何培育典型、如何引领示范是我县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近期,为总结经验、选树典型,经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研究决定,将对全县各乡镇产业发展情况开展一次全县性的观摩评比活动,通过层层筛选、评优评先,培育典型。
二是夯实基础抓创新。针对各乡镇存在基础资料不扎实、产业发展缓慢进而严重影响脱贫攻坚进程的实际,组织各乡镇主管扶贫的副乡镇长、第一书记和工作队成员,对精准扶贫专业知识进行再培训的同时,采取其他形式开展基础知识提升活动,确保工作人员在政策落实上不出偏差;按照“两不愁三保障”要求,加大省、市相关政策落实力度,健全贫困群众社会保障基础,不断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农村低保、五保供养和临时救助等制度,特别是农村低保与扶贫政策的衔接方面,要求各乡镇与县民政部门进一步加大工作衔接力度,力争在攻坚的路上不落一户、不落一人;要求各乡镇要抓紧做好建档立卡户情资料的更新和完善,在基础资料公示方面要有创新,并对各乡镇建档立卡户资料收集归档和更新工作进行全面督查,尤其是对2014年-2015年贫困户基础资料进行重点查看,确保乡、村、户基础资料齐全,经得起国家第三方评估检验。
三是目标导向抓规范。近期,在以往督查工作的基础上,组建四个督查组,制定专项督查方案,结合省市对我县精准扶贫工作督查问题整改情况,重点对易地搬迁、产业扶持(资产受益防控)、互助资金、资金规范运行等方面进行针对性的开展专项督查工作,并针对性的制定出详细的整改方案,形成问题整改的指导性文件,挂牌督战,认真整改落实。同时,总结成功的工作经验,归纳整理,举一反三,形成长效机制。
四是突出重点抓进度。要求全县各乡镇、各相关单位严格按照《省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使用情况的通报》和化隆县上半年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使用情况的通报,加快资金拨付进度,确保“好钢用在刀刃上。”
五是结合帮扶抓成效。主要是巩固结对认亲工作,由县委组织部牵头,对全县各单位结对帮扶情况予以全面督查,同时,指挥部办公室采取电话问询、实地督查等方式,通过对各单位帮扶对象的了解,督查各单位结对帮扶工作开展情况和帮扶成效;实行专报制,对于各单位开展的帮扶工作,要求乡镇在做好全面了解的基础上实行一月一专报制度,确保对辖区内各单位帮扶情况进行全面掌握,并加强与各帮扶单位的衔接,形成双向沟通对比机制;帮扶单位联产业,要求各帮扶单位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对各帮扶村的村级产业进行指导和培育,力争补齐产业发展上的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