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切实加快农村政策法规、法律知识、卫生医疗、科技文化知识的普及步伐,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及“五星级文明户”创建工作深入人心。自2018年1月29日起,县委宣传部作为牵头单位联合政法、群团部门、农牧、卫计、民宗、民政等23个部门分两组在全县17个乡镇、2个管委会开展了以送政策、送法律、送科技、送文化、送义诊、送温暖为载体的“冬日六送”大型下乡宣传活动。
期间,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展出展板、宣讲组宣讲、文艺汇演、现场义诊、入户慰问等多种形式将党和政府惠民政策和关怀送到千家万户,收到广大群众普遍好评,成效颇丰。共集中宣讲党课17场次,发放慰问金24万余元,为全县9个乡镇共40村配发社火服装和乐器628480元,受教育人数达10万余人。
一送政策。县纪委、县检察院、县公安局和县委党校结合各自工作实际,将“冬日六送”活动与农村冬季党员培训工作、村“两委”班子培训工作相结合,抽调骨干力量在全县各乡镇举办培训班,以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和精准扶贫工作、清风化隆行动、民族团结创建、五星级文明户创建宣传等主要内容,把握灵魂,抓住精髓,注重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切实做到把深刻道理讲清楚、把难点热点讲透彻、把党的政策讲明白,深入浅出、入脑入心,真正起到了统一思想、振奋精神、凝聚力量的作用。使中央、省、市、县的各项政策深入人心。期间共集中宣讲17场次,受众达2200余人。
二送法律。县政法各部门,工、青、妇、农牧等部门,以新农村建设提供良好法治保障为目标,以平安法制建设为抓手,以城乡居民生产生活需求的法律法规为内容,以农民、妇女、青少年为重点对象,建立法制教育、人民调解、律师、公证、法律援助、基层法律服务等送法下乡体系,利用张贴交通安全宣传画、开展警示教育讲座、悬挂社会治安稳定宣传横幅,讲解扫黑除恶及交通安全常识、赠送年历等形式。发放《农民工维权手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公民法律知识手册》《法律法规知识手册》《人民调解》《法在身边》等10多类法制、科普宣传书籍等资料89000余份。法制宣传展板86幅次;接受法律咨询120余人,播放警示教育廉政短片和微电影计10部,接受警示教育讲座群众达1000余人。为广大基层干部群众解答疑难问题,引导其学法用法,增强依法办事、依法维权能力。
三送科技。县农牧局和科协邀请专家开展农业技术指导、宣传工作,以惠农政策、法律法规、科学在我身边、家禽饲养与管理等内容,开展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百问》等宣传活动,发放《青海科普》各类宣传资料6500余份,各类咨询人数达760多人。共展出展板、挂图120多块(幅)、发放等科普读物9700余册,发放科普资料1000本,印发宣传单20000余份,制作宣传展板12块,悬挂横幅10条,期间举办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班5期,培训新型职业农民300人,举办农村会计、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特色种植等其他培训班8期,培训农民技术员2000人。为群众送上了一台丰富精神食粮和丰厚的新春贺礼,在农村掀起了一股科普热潮。
四送文化。根据各乡镇的特点和农民的审美取向,紧密结合“两节”文化内涵,组织县文化馆的演员精心编排了一批高质量、高水平的文艺节目,同时各乡镇深入挖掘和组织本辖区内的民间艺人、学生组织等积极参与到活动之中,期间,舞蹈、独唱、器乐奏、小品、社火等,共演出20场,通过引导农民自演自乐,锻炼了群众文化队伍,培养了业余文化人才,传承了地方乡土文化,极大地丰富了农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让群众参与进来,扩大参与面,提高参与度,据统计观众人数近5万人,深受广大群众欢迎;进一步提升了群众的文化生活。
五送义诊。县卫计部门以“传播医疗卫生知识、提高农民健康水平”为目标,坚持送健康知识到家门、送医疗服务到家门、送政府温暖到家门,派出2支送健康义诊团队共14人,分赴各乡镇开展冬日送义诊活动、并且抽调沿途乡镇卫生院2-3名专业医护人员协助义诊工作,向群众发放健康宣传资料,开展“三查”、体检、测血压及健康咨询。共出动车辆30台次,出动人员120人次,悬挂横幅22条次,展出展板45余块,发放防止传染病、地方病、慢性病、妇女疾病、多发病、常见病等宣传材料2.1万份,发放安全套3000余盒,宣传健康知识地方病、传染病、慢性病1.45万人次。义诊群众达1700多人。
六送温暖。与“两节”慰问活动相结合,协调县委组织部、统战部、民政局、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宗教局、县总工会、残联、红十字会等部门开展节前慰问。向卸任老干部、老党员重点优抚对象、低保户、五保户、重灾人数、孤儿、困境儿童、贫困户、残疾人、慰问全县藏传佛教寺院、清真寺、宗教界人士、计划生育家庭、特扶助家庭和流动家庭等对象送去了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慰问,共送去慰问金、粮油米面等价值达28万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