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隆县按照贫困村退出和贫困人口脱贫六项指标,围绕产业发展、易地搬迁、生态补偿等重点领域,创“五新”模式,走脱贫致富新路子,全面完成了2016年27个贫困村退出、7800人脱贫的任务。一是闯拉面扶贫新模式“拔穷根”。整合各类资金2040万元,组织1020名建档立卡贫困对象参加精准扶贫拉面“带薪在岗实训+创业”计划,实现年劳务收入5000万元以上,带动1020户5000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现可持续性脱贫;投资567.54万元,推广实施“一带一路一村一店”脱贫计划,开办扶贫拉面店50家,带动贫困户373户1398人脱贫。二是走易地搬迁新路子“挪穷窝”。投资7456万元,对14个贫困村(社)1500户6034人实施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其中扎巴镇东拉卡村和洛乎藏村实施新型农村社区易地搬迁项目,安置233户1075人,贫困户生存环境、生活质量和消费观念发生深刻变革。三是创在家增收新办法“改穷业”。以“合作社+贫困户”模式,积极引导,在37个村实施了发展种养殖、运输、民族服饰加工、购买商铺等产业为主的资金收益脱贫计划,在30个村成立了10个种植服务合作社和91家劳务承包服务公司,带动贫困户1180户4505人脱贫,切实增加了贫困户收入。四是推合力攻坚新实招“助摘帽”。依据省委“1+8+10”扶贫行动方案,结合我县实际,制定了精准扶贫“3+20”支持扶贫计划方案,积极整合农、林、牧、水、电、路等部门项目资金1.1亿元,在27个贫困村实施饮水安全、村道硬化、危旧房改造、村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项目、退耕还林、动力电覆盖等项目,贫困村面貌发生了明显改观。同时,扎实开展双帮双联、百企联百村、对口支援等帮扶活动,省市县结对帮扶144个贫困村全覆盖。五是探纪检参与新举措“严标准”。坚持第三方标准和角度,成立了由纪检组长为组长,县财政、发改、扶贫、农牧等行业部门骨干为成员的6个精准扶贫工作督导组,对2016年摘帽的27个贫困村和49个非贫困村实行全面无缝督查,做到了督查及时有力、整改落实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