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化隆快讯
化隆县创新措施助推精准扶贫工作
来源:    时间:2016年12月28日    


化隆县结合县情实际,坚持以创新的精神和改革的办法,积极探索符合化隆实际的扶贫路子,走出了一条脱贫攻坚的新路子

一是“拔穷根”,闯出了拉面扶贫的新模式。进一步挖掘群众的内生动力,以拉面经济打通了培训到就业的通道,使更多拉面人从大山走向五湖四海,达到了“一人就业、全家脱贫”的目标。投资2040万元,实施精准扶贫拉面“带薪在岗实训+创业”模式,推荐1020名建档立卡户到全国70个城市的化隆拉面店上岗实训,从跑堂干起,学习拉面匠技能,年工资收入和补助达到近4080万元,贫困户通过政府铺路、自我奋进,实现了有尊严的脱贫。投资 567.54万元,按照“拉面龙头企业+贫困户”,推广实施了“一带一路、一村一店”模式,按照本金进行利益分红,由拉面龙头企业在马来西亚开设品牌连锁店,聘用入股贫困户实训上岗进行入股就业脱贫,为化隆拉面走出国门、拉面经济外向型发展闯出了新路子。

二是“挪穷窝”,走出了易地搬迁的新路子。在搬迁方式上,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灵活运用政策,投资7456万元,对14个贫困村(社)实施易地扶贫搬迁项目,涉及农户1500户6034人,其中7个村1024户3972人实施自主搬迁安置,已搬迁安置716户2780人,70%的资金已拨付到农户手中,搬迁进展快,群众满意率高。通过现场座谈,群众自愿、自主搬迁的新模式,使贫困户从高寒艰苦的山区进城入川,生存环境、生活质量和消费观念发生深刻变革,搬迁群众在教育、医疗、就业等公共服务方面的获得感明显提升,幸福感有了明显增强。

三是“改穷业”,干出了在家创收的新办法。发挥化隆县民族服饰加工的优势,投资39.42万元在3个村采取资金入股到民族服饰有限公司,通过“公司+农民工+小车间”模式,带动113户贫困户增加收入,使一些家中有老弱病残的贫困户在不耽误农活的情况了实现了在家就业、稳定创收,解决了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留守儿童等一系列社会问题,为营造和谐稳定的家庭大后方,让化隆的“出门人”安心闯业探索出了好办法。

四是“出实招”,拓展了电商助力扶贫的新平台。建成了青海省扶贫拉面培训服务中心,通过中国拉面网、拉面微信公众号、拉面APP对广大贫困户进行了政策、法律、技术等各方面的培训和服务。电商带动辐射能力不断增强,衍生带动本地劳动力转移、农畜产品销售,成为了化隆乃至整个青海对外宣传、产品展示的重要窗口。

五是“出硬招”,探出了纪检参与扶贫的新举措。坚持第三方标准和角度,向县委书记、县长直接负责,成立了由纪检组长为组长,县财政、发改、扶贫、农牧等行业部门骨干为成员的6个精准扶贫工作督导组,对27个贫困村和49个非贫困村实行全面无缝督,全年共督查5轮,做到了督查及时有力、整改落实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