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间,化隆县认真贯彻落实农业和农村工作方针政策,不断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持续推进产业化经营,农业综合效益明显提升,全县农业生产呈现了加快发展的良好势头。
一是农作物持续增收。2015年,全县粮食总产量达到8158万公斤,较2010年增加1187万公斤,年均增长3.4%;油料总产量达到2508万公斤,与2010年基本持平;蔬菜产量达到8636万公斤,较2010年增加4114万公斤,年均增长22.75%;各类果品总产量达到244万公斤,较2010年增加140万公斤,年均增长33.4%;全县特色优势作物面积达到51.75万亩,占到全县总播种面积的91%,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600元,较2010年增加2371元,年均增长14%。
二是特色产业加快发展。新建日光节能温室710栋 852亩。全县实现蔬菜产值1278 万元,蔬菜生产人均纯收入425元,占当年种植业农民人均纯收入的 6.4%。共建成冷水鱼网箱养殖基地50亩,设置方形网箱611个21996㎡,深水圆形抗风浪网箱42口19656㎡,累计投放鱼苗210万尾,实现捕捞产量157.5万公斤,产值达6300万元。
三是专业组织带动有力。全县登记在册的各类协会和专业合作组织511个,其中省级示范社已达到3个,市级示范社12个,成员达25924人,涉及农户4536户,带动农户13930户。以特色杂果、青稞、油菜等农产品运销为重点的农民经纪人不断涌现,年贩运农产品10万公斤以上的农民经纪人已达29人,农产品年运销量达到395万公斤,有利地促进了农业规模化经营。
四是科技推广成效明显。突出全膜栽培、优质豌豆等8大产业,重点推广高产模式化栽培、测土配方施肥及保护性耕作等新技术12项。引进名、优、新品种38个,良种覆盖率达到85%以上。结合 “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和“阳光工程” 培训项目,共培训农民技术员0.71万人,农村科技致富带头人0.36万人,农业实用技术应用覆盖率达到51%以上,农业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由2010年的31%提高到2015年的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