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效缩小县域间的发展差距,制定符合“两化”实际的发展思路和政策,确保“两化”与其他兄弟县同步建成小康社会。近期,根据地委、行署安排,海东人大工委调研组一行赴我县就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现状进行了深入调研。
3月8日,调研组一行赴阿什努、沙连堡、德恒隆三乡,全面调研山头三乡的发展状况,县政府县长罗文祥、副县长冶生龙,县农科、林业、畜牧、水利、扶贫部门主要负责人陪同。调研组一行分别与三乡的党政领导干部和群众代表召开了座谈会,并就推进乡村经济快速发展深入交换了意见。调研组认为乡党委、政府的发展思路清晰、目标明确、举措具体,符合当地实情,具有可操作性,表示将广大群众的呼声如实反映给地委、行署,进一步加大各项惠民政策、项目、资金对化隆的倾斜力度,全力推进化隆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尽早实现与湟水流域兄弟县份的均衡发展、协调发展。
座谈会上罗文祥县长就今后的工作从深入调研吃透乡情、着力备耕春播、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全面落实党的惠民政策、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加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等方面做了强调:一是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要求新一届党政领导班子深入村社调查研究,进一步深化乡情认识,吃透乡情村貌,理清工作思路,找准工作切入点,研究推进乡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有效措施,确保工作开展有力有序。特别是德恒隆乡要及早考虑撤乡建镇工作,提前谋划好撤乡建镇工作的启动、管理等一系列工作,做好前期准备工作。二是抓好备耕春播生产工作。尽早着手联系和调运农业生产物资,深入开展会计培训各服务工作,积极与上级部门联系,及时确定并落实一批支农项目,确保春播生产有条不紊。三是大力调整产业结构。按照突出特色、发挥优势、分类推进、深挖潜能的原则,突出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立足当地的区位优势和自然禀赋,加大特色作物种植力度和种植面积,大力发展全膜马铃薯、优质豌豆,适度推广杂交油菜。通过项目扶持、龙头引领、基地带动等有效途径,以“卡日岗”土鸡开发基地和海林渔业为重点,大力发展“卡日岗”土鸡、黄河冷水鱼、清真牛羊肉等特色产业,年内开发出具有化隆特点的冷水鱼初级加工产品,力争到“十二五”末,土鸡饲养量达到100万只,有效增加群众的收入。同时,县、乡两级进一步加大对土地流转工作的宣传、指导力度,加快土地流转速度,让土地向种植大户集中,加快特色优势产业集中连片、规模发展,切实增大土地的比较收益,调动和激发广大群众流转土地,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四是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紧扣“生态立县”战略部署,抢抓青海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的有利时机,提前着手筛选、储备适合卡日岗地域特征和乡情村貌的生态建设项目,进一步加大森林草原防火和草原鼠害防治工作,巩固来之不易的生态建设成果。五是继续加大劳务输出力度。“拉面经济”收入占到全县人均纯收入的53%,“拉面经济”已经成为我县农民群众增收致富的主要途径,我们将以“拉面经济”为龙头,通过资金扶持、技术培训等大力开展劳务输出工作。目前,“拉面经济”进入转型发展的关键期,如何提档升级、品牌经营、连锁经营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课题,县上准备近期邀请聘请专家学者、党政领导、驻外办工作人员及“拉面经济”从业人员召开“拉面经济”研讨会,并将好的思路、对策在全县推广。六是加强与省、地相关部门的协调、对接,做好今年有关项目的衔接工作,积极争取事关民生的大项目、好项目,全面加快乡、村两级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全力加强项目建设协调服务工作,确保各类项目拟建、待建、续建项目早落地、早实施、早建成、早受益。七是认真贯彻落实各项惠民政策,汲取经验教训,全方位、不折不扣的落实好事关民生民计的困难群众最低生活保障、五保供养、危房改造等政策,坚决保证惠民政策落实不走样。同时,深入调研养老保险金征缴工作,加大收缴力度,扎实开展养老金征缴工作,让广大群众充分享受党的各项惠民政策和改革发展成果。八是全力以赴维护社会稳定。近期是藏区维稳的关键时期和特殊时期,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坚决克服麻痹大意、侥幸厌战心理,时刻紧绷维稳这根弦,进一步强化值班值守、重点区域巡查、重点人员管控,扎实做好反自焚宣传工作等事关维稳大局的每一个环节,切实维护社会稳定。九是强化干部队伍作风建设。要转变观念、加快发展,身先士卒带头发扬实干精神,主动深入村社寺院、田间地头,熟悉、掌握、了解实情,时刻关心群众的冷暖,在真抓实干、加快发展中体现品质、树立威信、创造实绩。同时,加强对干部职工的教育和管理,使其牢固树立服务意识,简化办事程序,切实提高乡镇的工作效率,积极改善干群关系,提高服务水平,确保乡政府确定的中心工作执行上不折不扣,全力建设运转规范、服务高效的基层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