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期间,化隆县以发展农村经济为根本任务,采取有效措施,统筹项目资金,投资11亿元,实施97个新农村建设项目,使我县新农村建设工作呈现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为扎实推进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县上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任组长,县发改、城建等单位为成员的化隆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各乡镇和县城建、发展计划等主要部门也成立了相应的领导机构,抽调或聘用专业技术人员,配备了相关设备,明确了职责分工。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村容村貌整治工作的实施意见》,动员全县干部群众开展以“绿化、净化、美化、畅通”为主要内容的村容村貌综合整治工作。
二是积极修编规划。自2006年新农村建设村级规划工作启动以来,县上安排专项资金115万元,用于全县新农村建设规划编制,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必要的财力、物力保证。同时,县财政每年拨付100万元资金,作为规划编制费,为每年完成“以奖代补”村规划编制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是加强舆论宣传。通过悬挂横幅、发放宣传册等多种形式,营造浓厚的新农村建设的舆论氛围,激发广大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逐步形成了全民动员、人人参与的良好工作局面。
四是加强技术支撑。从县城建、发改等单位抽调10名业务骨干,聘用了34名专业技术人员,充实规划测量编制和规划文本编制力量。组建了新农村建设规划站,与省规划勘察设计院测绘大队建立了协作关系,培训我县测量技术人员,为新农村建设工作提供了人才技术支撑。
五是加强财力保障。五年来全县共对149个村庄落实以奖代补资金2500万元,实施了农村危旧房改造、厕所改造、村庄绿化等工程。共完成危旧房改造365户,土围墙改造砖墙44976米,改造大门1245合,改造厕所1086座,改造棚圈160座,拆除残墙断壁30635米,破旧房366间,拆除废弃庄廓(温棚)181封(栋),粉刷铺面24933平方米,村庄绿化栽植树木3000株等。
六是加强典型引路。从2007年开始,我县按照规划先行和“典型引路、以点带面”的建设思路,先后投资1.22亿元,狠抓试点村的建设;集中实施了试点村道路硬化、人畜饮水等98个建设项目,受益群众达1627户5829人,极大地改善了示范村基础设施条件取得了明显成效,切实发挥了试点村的典型引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