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通知公告
关于印发化隆县2014年全膜双垄马铃薯集雨栽培技术推广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

来源:    时间:2013年09月27日    
各乡镇党委、政府,县委、县政府有关部门:
   现将《化隆县2014年全膜双垄马铃薯集雨栽培技术推广项目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2013年9月25日
 
 
 
抄送:人大办、政协办,纪委
2014年化隆县全膜双垄马铃薯集雨栽培技术
推广项目实施方案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和省委骆惠宁书记在乐都调研时的讲话精神,不断提高旱地马铃薯生产水平,促进农民增收,根据省农牧厅《关于下达2014年全膜双垄栽培技术推广任务的通知》、青海省财政厅《关于下达2014年全省全膜双垄栽培技术推广项目补助资金的通知》【青财农字(2013)1752号】及《海东市关于2014年全膜双垄马铃薯集雨栽培技术推广项目实施方案》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及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以科技为支撑,顺应自然规律、市场规律和科学规律,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政策引导、示范带动的原则。按照“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形成基地”的发展思路,以科技创新为手段,积极推广全膜双垄马铃薯集雨栽培技术,创新机制,强化服务,加大扶持,构建抗旱增收的长效机制,全面提高旱作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二)目标任务。紧紧围绕种植业结构调整,以全膜双垄沟播为主推技术,坚持项目扶持、技物结合、树立示范、规模推进,积极推广全膜双垄马铃薯集雨栽培技术,使全县马铃薯生产能力在现有的基础上有所增加。力争2014年在扎巴、石大仓、昂思多等14个乡镇推广全膜双垄马铃薯集雨栽培技术12万亩,其中2013年秋季完成秋覆膜7.5万亩,2014年春季完成春覆膜4.5万亩。
二、实施条件及原则
(一)实施条件
1、项目实施区为年降水为350—550毫米的干旱和半干旱浅山地区乡镇。
2、项目主要实施乡镇为除3个川水之外的14个浅脑山乡镇。
3、项目实施乡镇必须重视农技推广工作,农技工作扎实有效,能积极组织协调本乡镇乡村干部和县农技人员开展工作,能为当地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和农技推广工作提供多方面扶持。
(二)实施原则
1、扶持马铃薯生产重点乡镇。通过推广全膜双垄马铃薯集雨栽培技术,积极扶持我县旱作农业区马铃薯生产,并向适宜区域倾斜,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该技术的优势。
2、整村推进。项目区乡镇示范面积尽可能集中连片,实行整村推进,发挥规模带动效应,并向农技服务薄弱的村社倾斜。
3、技物结合。通过无偿提供地膜等物资,做到良种良法相结合,提高旱作农业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4、科技入户。项目采取科技入户的办法,技术人员直接联系科技示范户,确保技术随地膜补贴直接到户、到田间地头。
三、实施区域和计划安排
(一)实施区域。2014年我县推广全膜双垄马铃薯集雨栽培技术面积12万亩,主要集中在海拔2400—2800米、年均降水量510毫米以下的扎巴、石大仓、昂思多、雄先、查甫、二塘、巴燕、谢家滩、德恒隆、阿什努、沙连堡、初麻、金源、塔加14个乡镇,其中2013年秋季覆膜面积7.5万亩(任务指标见附表)。
(二)实施要求
1)技术人员要深入田间进行技术指导,解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切实做到技术指导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
2)项目区全面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和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示范点测土配方施肥和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应用率力争达到95%以上。
3)每个项目实施乡镇必需建立集中连片的示范点1000亩。通过示范点的示范带动和有效地技术指导推动项目实施。
4)为了筛选出适合我县不同区域、不同海拔、不同降雨量的最佳覆膜方式、覆膜时期、种植密度及主推品种,实现旱作农业技术的不断创新,各乡镇要积极协同农业部门开展不同覆膜时期、不同播种密度、不同品种对比等田间试验。
5)示范推广马铃薯播种机、马铃薯收获机等农业机械,提高马铃薯生产的综合机械化生产水平。
四、项目主要实施内容
(一)无偿提供地膜。无偿提供的物资,待资金到位后,按照各乡镇任务情况进行分解,并及时发放到乡镇。
(二)新品种新技术引进试验示范。引进适合我县全膜覆盖的新品种及配套栽培管理技术,针对不同区域制定最佳时间开展秋覆膜和顶凌覆膜、开展品种布局、播种时期、种植密度、施肥数量等方面示范研究,探索总结出适合当地实际的生产技术体系和技术规程,实现旱作农业技术的不断创新。
(三)中心示范区建设。实施良种与良法配套推广,把全膜双垄马铃薯集雨栽培技术与测土配方施肥、优良品种选用、病虫害综合防控等技术有机结合起来,建立县级示范区6处。各乡镇建立500亩的乡级示范点2处。
(四)技术宣传培训及指导。开展大规模的技术宣传与培训,使广大农户都能较好掌握这一技术,力争达到每村有一名农民技术员,每户有一个经过培训的技术明白人。同时组织大批农技干部,深入乡村农户,实行蹲点包干,包技术指导的工作机制,确保各项技术落到实处。
五、实施办法和主推技术
(一)实施办法。通过无偿提供地膜、农技等方式,充分调动农民种植积极性;建立示范区、引进新技术新品种,积极探索适合当地实际的旱作农业生产技术,不断创新和丰富旱作农业技术体系;开展大面积的技术宣传培训和指导,确保技术到位;组织对重大病虫害进行防控,确保不发生重大病虫害。
(二)主推技术。项目区要把全膜双垄马铃薯栽培技术作为主推核心技术,组装配套优良品种、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技术,形成综合抗旱技术体系。
1、选用良种。根据项目资金投向和下达的资金量,农业和科技局负责供应项目区地膜。项目区群众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海拔高度自行购买适宜于当地种植的符合国家种子质量标准的种薯进行种植。
2、新技术应用。在项目区除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马铃薯丰产栽培技术等技术措施外,重点推广全膜双垄马铃薯集雨栽培技术。
3、示范推广马铃薯播种机、马铃薯收获机等农业机械,提高马铃薯生产的综合机械化生产水平。
4、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在使用抗病品种的前提下根据各地病虫危害情况,利用综合防治技术进行防治。集中技术力量做好马铃薯晚疫病、马铃薯环腐病、地下害虫等多种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工作,力争将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六、实施步骤
(一)前期准备阶段。2013年9月—2013年10月上旬),成立项目行政领导小组、技术指导小组和各项目实施乡镇领导小组;制定项目实施方案,召开项目实施动员部署会,签订目标责任书,开展项目乡镇农技人员和农民骨干的技术培训等。
(二)秋季覆膜阶段。2013年10月上旬—2013年11月底)。(1)将地膜按规定发放到户,全面做好所需物资供应。(2)组织农户边整地边覆膜。(3)落实行政、技术双轨承包、巡回督察、责任追究和日报告等各项工作措施,确保完成2013年秋季覆膜7.5万亩。
(三)顶凌覆膜阶段。2014年3月底—2014年4月底),重点做好春季覆膜工作,准确把握顶凌覆膜时机,确保项目任务和主推技术全面、规范落实。
四)田间管理技术指导阶段。(2014年5月—9月),技术指导小组成员深入示范区农户指导做好田间管理工作。
(五)总结检查验收阶段。2014年10月),做好项目资料收集,成立考核验收小组,围绕目标责任书及考核办法,深入各村进行面积核实,考核评比,全面总结,兑现奖惩,迎按检查验收。
七、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项目实行行政、技术双轨承包责任制和分级管理的办法,县财政、农业部门为项目管理单位,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为项目牵头实施单位,项目实施乡镇为项目具体实施单位。县上成立由县委副书记为组长、组织部部长、主管副县长和财政局局长为副组长,审计局、监察局、文体广播局、信用联社、供销联社、农业和科技局、项目实施乡镇等相关部门领导为成员的双垄全膜马铃薯集雨栽培技术推广项目行政领导小组,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成立以业务技术人员为主的技术指导小组,各项目实施乡镇成立项目建设领导小组。
1、行政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如下:
 长:马维忠  化隆县委副书记
副组长:阿克明  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冶生龙  化隆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琨  化隆县财政局局长
    马德福  化隆县农业和科技局局长
成员单位:县委办、政府办、审计局、监察局、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局、农业和科技局、昂思多镇、石大仓乡、阿什努乡、巴燕镇、德恒隆乡、沙连堡乡、扎巴镇、雄先乡、谢家滩乡、二塘乡、查甫乡、初麻乡、金源乡、塔加乡、县信用联社、县供销联社。
行政领导小组主要职责:
①研究制定项目实施方案,召开全县项目实施动员部署会,与项目实施乡镇签订目标责任书。
②成立以县级联点领导为组长的各乡镇项目督导组,对各乡镇项目的实施情况进行不定期的督导检查。
③协调解决项目配套资金和项目实施当中出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④负责项目的验收和总结表彰工作。
2、技术指导小组组成人员如下:
 长:马占林  化隆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
副组长:赵恒武  化隆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
 员:张海忠  吴军昌 马如军 王淑萍
     讷  逯登香    
技术指导小组主要职责:
①负责全县该项目技术方案的制定。
②负责项目区技术宣传、培训、指导及服务工作,实行技术承包。
③负责做好项目物资的储备供应工作。
④负责资料收集、项目总结材料的撰写等工作。
3、乡镇项目实施领导小组:各项目实施乡镇也要成立由乡镇党委书记任组长、乡(镇)长任副组长,主管乡(镇)长、驻村干部、农技人员为成员的项目实施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本乡镇的项目实施方案;组织农户落实面积,选定地块;抓好覆膜、播种、田间管理,保质保量按期完成各项任务;做好本乡镇的地膜发放;做好马铃薯产后销售、废旧地膜回收等工作。在工作中,坚持县级联点领导包乡镇,乡镇领导包村,驻村干部包户制度,技术人员做好科技入户、落实技术措施等工作,分级签订目标责任书,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
(二)加强部门协作。各成员单位要加强协调配合,各司其职,各负其责,联动协作,合力搞好这项工作。严格按照项目要求,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县、乡、村签订目标责任书,明确各自的职责和任务。各乡镇要及时向县政府上报项目进展情况。农业部门要进行宣传培训和技术指导,及时进行跟踪服务,县项目领导小组择时组织县级领导和相关部门人员对项目执行情况进行不定期督查。
(三)注重技术培训。为了解决推广中存在的各种技术难题,增强采用新技术的信心和能力,农业部门要采取讲课、组织现场观摩、开展培训、印发技术资料等形式开展多层次技术培训,确保每户至少有一人掌握双垄技术。
(四)强化宣传引导。各乡镇要按照县上下达的任务,组织召开村干部会,群众会,激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县乡农技人员要积极开展以全膜双垄马铃薯集雨栽培技术为主的旱作农业综合技术的宣传引导,县文广局要通过电视自办节目,广泛宣传全膜马铃薯推广工作;各成员单位要深入各乡镇,通过悬挂横幅、展出展板等方式,积极营造浓厚氛围。
(五)抓好技物配套服务,确保物资到位。县农业和科技局待项目资金到位后,尽快组织农膜等物资,按照各乡镇任务并及时发放到乡镇,项目乡镇具体负责发放到村、到户,并制定发放程序,做到物、帐准确无误。
(六)做好废旧地膜回收。全膜双垄马铃薯集雨栽培技术的推广所产生的大量废旧地膜,对农田和环境构成潜在的威胁。各乡镇一定要强化宣传教育,采取多种形式向广大农民群众宣传地膜污染的危害,引导群众及时清除废旧地膜,采取集中收集、清理等办法,进行有效处理,保护生态环境。
附:2014年化隆县全膜双垄马铃薯集雨栽培技术推广项目任务分解表
 
 
 
 
 
 
 
 
附表:
2014年化隆县全膜双垄马铃薯集雨栽培技术推广项目
任务分解表
乡镇
耕地面积(亩)
全膜马铃薯种植面积(亩)
其中秋覆膜面积(亩)
备注
雄先乡
37030
9000
 5600
 
谢家滩乡
20500
5000
3000
 
沙连堡乡
14899
3500
 2200
 
德恒隆乡
42251
10000
 6200
 
阿什努乡
23718
6000
 3800
 
扎巴镇
64299
16000
 10000
 
查甫乡
30278
7500
 4700
 
二塘乡
51466
13000
 8200
 
巴燕镇
55513
13000
 8200
 
石大仓乡
30986
9000
 5600
 
昂思多镇
58328
14000
 8700
 
初麻乡
22119
6000
3800
 
金源乡
21042
5000
3100
 
塔加乡
11145
3000
1900
 
 
483574
120000
75000